上海寶山區迎來了新文化象征——上海長灘音樂廳正式對外亮相。在媒體的提前走訪中,這座猶如水晶宮的建筑展現在了公眾眼前,它座落在前上海港務局十四區碼頭的位置,向南可以看到黃浦江,遠望則是東海的壯闊,與寶山郵輪港相映成趣。音樂廳被1.6公里的濱江線環繞,自然與文化在此地融為一體。
該音樂廳的建設耗資約5億元人民幣,由國際著名的DLR Group建筑設計公司承擔設計任務。它與鄰近的上海寶山長灘觀景塔相輔相成,整個設計靈感源自《西游記》中的元素,觀景塔象征“定海神針”,而音樂廳則映射“東海龍宮”的意象。
DLR Group的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史蒂文·麥凱(Steven McKay)表示,這個項目讓他有機會深入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和傳統。為了這一目的,他多次來到上海,致力于學習和探索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
音樂廳外部的不規則三角形“切割面”是設計與施工過程中的一大挑戰。DLR Group的蔡羽——上海辦公室的設計負責人分享道,這59個三角形塊面的設計采用了參數化設計方法,通過算法優化,達到了力學、美學和成本的完美平衡。
長灘音樂廳,以其1027個座位和燦爛如水晶宮的外觀,閃耀在東海邊緣,恰似傳說中的東海龍宮,緊鄰被喻為“定海神針”的壯觀地標。
進入音樂廳內部,三角形的設計元素延伸至天花板、地板和墻面,營造出簡潔而典雅的氛圍。音樂廳設有1027個座位,舞臺能夠容納百人規模的交響樂團,不僅適合古典音樂演出,還能舉辦音樂劇和舞臺劇。舞臺上方配備的巨型圓形反聲罩可根據聲學需求調整高低。
聲學設計由日本建筑聲學大師豐田泰久負責,他的作品遍及全球,包括上海交響音樂廳、東京三得利音樂廳等知名場館。音樂廳目前正在進行最后的聲學測試和調整。
長灘音樂廳猶如一顆鑲嵌在濱海長廊上的閃耀鉆石,其設計理念和聲學表現都力求世界級水準。我們相信,它不僅將成為音樂愛好者的圣地,也會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美學,吸引更多外來游客!
你看好這個項目嘛?歡迎留言評論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