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清明節檔期,拿到最高排片份額的《向陽·花》,并未產出讓影院和電影業內滿意的票房成績,截至目前,該片也只獲得了7312.2萬元的分賬票房,片方早早放出的超過八千萬的票房海報,不過是增加了在線票務平臺每張票多收的那幾塊錢的手續費罷了。坐擁三天假期的優勢檔期,坐擁居高不下的排片率,卻整個檔期都沒有票房過億。馮小剛導演和趙麗穎女士,被質疑,是不是扛票房。
而在質疑聲中,有些明星粉絲開始出來廣泛傳播一種說法:電影《向陽·花》的成本只有1500萬元。然而,當我們認真查詢正規的、有新聞報道資質的媒體的時候,才發現,馮小剛在任何的公開媒體采訪當中,均沒有明確表示過,電影《向陽·花》的成本只有1500萬元。至少,截至目前,馮小剛導演沒有在正規新聞媒體采訪當中明確表示過。
這個“謠言”的源頭,應該是馮小剛導演的一次電影工作會議的發言。小剛導演說,受《周處除三害》小成本的啟發,自己也想搞一個成本在一千多萬上的電影,給了制片人做預算,還真做出來了。但是,在這次的公開發言當中,馮小剛導演并未明確表示,是否采納了這個預算,是否拍攝的就是《向陽·花》。
這里,必須向某些粉絲群體強調一下。第一點強調,一部電影,做了1500萬的預算,和真的用了這個預算來拍攝,還是兩碼事。馮小剛導演樂意的話,可以做一個150萬的預算出來,做一個15萬的預算,也照樣能拍攝。做預算,和真這么拍,是兩碼事,明星粉絲群體們,不能混淆視聽。
第二點強調,馮小剛導演至少在截至目前,沒有明確表示,自己想要實踐的小成本電影就是《向陽·花》。只要小剛導演沒有明確表示,明星粉絲群體們就不能造謠說《向陽·花》是小成本電影。而且,我不明白這群粉絲的“造謠”意圖是什么。對于普通影迷而言,電影成本低,意味著會大家看不到大片啊,這是會勸退不少想要看電影的真實影迷的啊。作為粉絲群體,使勁嚷嚷《向陽·花》小成本,這還是真粉絲嗎?黑粉吧。
然后,我們說說《向陽·花》的成本構成。對于電影制片方而言,它的成本包括,拍攝成本、后期成本和發行成本等等。現在,大家伙看到的很多網絡電影,沒有任何明星的那種,但畫面要能看的,不是粗制濫造的,最低成本,也要在300萬元以上。馮小剛導演要是真的把《向陽·花》控制在1500萬的成本上,需要縮減很多東西。
比如說,包括趙麗穎在內的所有明星演員,都需要不拿或者象征性拿片酬。《向陽·花》目前還有一種未經片方證實的傳言——趙麗穎沒拿片酬,而是把片酬當作了投資,成了這部電影的出品人。可能,很多粉絲覺得,這樣,趙麗穎的片酬就不會算在成本當中了。這是典型的外行思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