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部港片,《水餃皇后》!導演是劉偉強啊!就是拍《無間道》那個牛人!不過他最近老拍主旋律,我都快忘了當年那個拍神作的劉偉強了!這次他難得回香港老家,拍了個講人物故事的電影,沖著情懷,怎么也得支持一下吧!
港片以前超愛拍傳記片,特別是九十年代,不是警察就是黑社會大哥,像《跛豪》《雷洛傳》啥的,好多都拍得挺糙的!真正拍得好的,像《阮玲玉》《南海十三郎》那種,太少了,都成回憶殺了!這部《水餃皇后》算是久違的港產傳記片了,講的就是“灣仔碼頭”水餃創始人臧健和的故事。
感覺有點像羅啟銳那個《歲月神偷》,也是打懷舊牌,挺寫實的。雖然說實話,跟《歲月神偷》比,這片兒還有點距離... 但它把那個年代的氛圍感抓得挺好!布景、美術、服裝、道具,都做得挺到位,這點跟最近金像獎大贏家《九龍城寨之圍城》有點像!估計明年金像獎,這片兒至少能在技術獎上拿幾個提名!
更讓咱們港片迷激動的是啥?!這片兒的配角陣容簡直是王炸啊!港片黃金年代那些熟悉面孔全來了!光看他們就值回票價了!你們看看上面那張圖,能認全的絕對是地道港片迷!好多人就客串了一場戲,像影后鮑起靜、老頑童秦煌、唐牛谷德昭、程靈素龔慈恩,還有大佬B吳志雄!看得出來劉偉強在香港人脈有多廣,號召力有多強!
把這么多看著親切但又明顯蒼老的面孔湊一塊兒,那種“憶往昔”的懷舊情一下就出來了!跟電影整個調調特別搭!
好多人都對袁富華演的糖水伯印象深刻!沒錯!這就是香港甘草演員的實力啊!從《周處除三害》里動不動就崩小弟腦袋的黑道大哥,到《水餃皇后》里唯唯諾諾、心地善良的底層小人物,演得毫無違和!
糖水伯這個角色之所以動人,是因為袁富華演出了真正的底層人心態:那種藏不住的深層自卑,那種小心翼翼慣于自保的樣子!不管面對警察還是來砸場子的大佬,他都是第一時間認慫!看著臧姑娘在警局跟警察理論,他只敢躲后面默默點頭支持!看臧姑娘跟大佬手下吵起來,他立馬趕著賠笑臉,想把事兒平了!
你們說是不是,無權無勢的小人物的善良,很多時候是被殘酷現實逼出來的!善良就是他們活下去的策略!所以后來糖水伯再見已經“飛黃騰達”的臧姑娘,他心態都變了,說話客氣得有點生疏:“是你自己有本事!” 他心里壓根沒指望有人會真的在乎他,哪怕那個人受過他的恩惠!
所以當他聽到臧姑娘說“以后換我來照顧你”時,眼眶都濕了!太真實了!真正的底層人就是這樣啊!只要你認真觀察過他們,跟他們打過交道,就知道底層不是靠那種高高在上的“同情心”能演出來的!很多大陸電影電視劇就差在這兒,因為那些演員的人生太順遂了!
另一位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好久不見的大佬B:吳志雄!他現在71歲了!就一場戲,就是他手下騷擾臧健和女兒,他看到臧健和拿刀反抗那段!
吳志雄那個眼神,絕了!乍一看,你覺得他好像沒啥反應,這處理是對的!他是黑道人物,刀啊血啊對他來說不是啥稀罕事兒!而且在手下面前,他得端著,不能顯得大驚小怪!
但是!透過他貌似不動聲色卻又緊緊盯著臧姑娘的雙眼,你能看出他內心受到了震動!“女本柔弱,為母則剛”,這一幕出人意料,讓過慣了刀口舔血日子的大哥心里起了波瀾!在那一刻,他肯定想起了小時候自己媽媽保護他的一些事兒!
我覺得所有那些只會在電視劇里聲嘶力竭、賣力演出的演員,都該把吳志雄這段沒有臺詞的眼神戲看十遍!感受一下什么叫真實的、有份量的表演!
你們以為吳志雄這種人能有什么“演技”?他年輕時,本來就是混黑社會的!家里窮,在江湖上混了十幾年,身上全是刀傷(《古惑仔》里陳浩南的原型就是他)!后來才洗心革面,退出江湖,靠演電影救贖了自己的人生!
所以啊,“演技”這東西,技巧肯定重要,但年齡、閱歷,還有由此積累的表演直覺,更更重要!
大概說來,香港演員演戲靠經驗和領悟,能夸張到極致,演正劇又能特別生活化、真實(張家輝、吳孟達就是典型)!內地演員普遍受過專業訓練,更注重技巧和方法,善于拿捏情緒,把表演搞得戲劇化,讓觀眾看清角色內心!有時候太舞臺化!
這就導致一個問題:大陸演員跟香港演員合作,經常會“水土不服”!最典型的就是《無間道3》里的陳道明,跟其他演員那種貼近生活的演法完全不是一個體系!
《水餃皇后》里也有這問題!馬麗、朱亞文跟其他香港演員的演法就不一樣!
不過作為大女主,馬麗總體表現還行吧!也得益于她演的角色就是從大陸移民來的,說話方式跟周圍人不一樣也正常!她那種靠強大情緒驅動、特別“引人注目”的表演方式,跟臧健和融入香港社會的過程,竟然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你也不好嫌她情緒太多太滿了,畢竟臧健和經歷了那么多打擊和困難(愛人背叛、女兒丟了、摔傷、被警察趕)!她的人生就是大起大落的!
所以很少演正劇的馬麗,這次勉強算是撐住了全片!但有兩場戲真的過了!一場是天臺想自殺那段,感覺有點突兀,臧健和那么堅韌的人,怎么會突然想不開?鋪墊不夠!另一場是回家奔喪,情緒拉得太滿了!電影之前沒怎么刻畫她跟她媽的感情,突然哭得撕心裂肺,感覺有點過度!主要是導演把很多自己對媽媽的感情投射進去了,所以電影里親情戲特別重!
像前面說的吳志雄收保護費那段,就是劉偉強小時候跟他媽媽親身經歷的!可能因為自己有這個心結,電影最后才打出字幕:“獻給天下的母親”!
我是這么看的:現在市場環境,打親情牌確實好用(《你好,李煥英》《哪吒2》都證明了)!但導演掌控全局,得想清楚電影最該表達的是啥!臧健和傳記片,最該歌頌的是她那種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她的人生傳奇象征著香港人那種包容、不服輸的“獅子山精神”!“偉大母性”是她的一面,但不是電影的全部重點!
結果這片兒,“親情”和“創業”的篇幅差不多一半一半了!塑造人物不能貪多求全,這樣反而讓人物顯得太“完美”,有點扁平了!
這就說到電影敘事的問題了!前一個小時慢吞吞的,后一個小時跟趕火車一樣!特別是結尾“故地重游”,收得太倉促了!
當然了,一個人的“苦難史”肯定比“發家史”更有戲劇沖突,前面詳細后面略也能理解!電影把重心放在臧健和剛來香港前六年(1977~1983),也就是她從碼頭小販變成小工廠主之前!這之后,情節就大大加快了,感覺她事業成功得跟開掛一樣,如有神助!
有些人就吐槽這兒:首先,臧健和成功除了自己努力,也有時代和貴人幫忙,那種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很多人都煩這種講傳奇創業、勸人“奮進”的電影!其次,劉偉強也沒把臧健和事業擴張的關鍵幾步拍詳細(拍了,但是太快了),讓不熟悉臧健和的觀眾覺得不真實,沒法共情!
不過反過來想想,要是劉偉強把創業階段拍得平淡,詳細拍商業擴張,那評分估計比現在還低!觀眾肯定嫌它沒“人味兒”,像個企業宣傳片!
所以為了讓故事更“接地氣”,先詳后略的敘事策略沒問題,就是這種年代提示+情節堆砌的剪輯方式太保守了!看著就是戲份平均分,情節臃腫,導致“成功前”和“成功后”感覺割裂!
你們仔細品品,這片兒的敘事風格就是兩個字:“平”+“煽”!平鋪直敘講故事,然后動不動靠突發事件和馬麗激烈情緒來煽情!很多臺詞也太直白了!往好了說,故事還算流暢,能看下去!但論技巧,這種線性推進太單調了!對于劉偉強這種能玩雙線甚至多線敘事的導演來說,這活兒太簡單了!
這讓我想起許鞍華那個老片《千言萬語》,也是講底層人艱辛生活,把大時代跟個人命運融合!人家敘事手法就高明多了!評書串場、關鍵詞概括、倒敘,完全牽著觀眾鼻子走!
所以對《水餃皇后》的總體看法是:如果你是老港片迷,沖著情懷和那些熟臉,去電影院看看,不難看!但你要是拿影迷的高標準來衡量,那這片兒不看也罷!有點可惜了這么好的題材和演員陣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