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美團的方案在很多人看來可能還不夠完善,但循序漸進、從絕大多數人最緊迫的需求開始,也許才能真正的更加公平。
作者:李程程
來源:陸玖商業評論 ID:liujiucaijing69
美團為騎手繳納社保的事兒,又有新進展了。
4月3日,美團宣布在江蘇南通、福建泉州兩地正式啟動外賣騎手養老保險補貼試點,這也是美團首次披露為“全職騎手及穩定兼職騎手上社保”的具體方案。據了解,兩個試點區域總計覆蓋超過2.2萬名外賣騎手。
美團表示,根據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政策,本次試點方案為:對當月收入達到就業地相關繳費基數下限,且近6個月有3個月滿足該條件的騎手,美團以相關繳費基數為基準,補貼50%的費用。
外賣平臺上的騎手大多是外包或眾包,就業方式相對靈活,也有很強的流動性,但隨著騎手數量突破千萬人,為騎手上社保的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相關的話題也屢受關注。
那么,騎手到底需要社保嗎?美團的新方案具體將如何實施?對騎手來說又意味著什么?為此,我們也和部分外賣騎手聊了聊,希望能進一步理解這個群體的真實需求。
騎手需不需要社保?
今年是眾包騎手溫小葉跑單的第七年。
“未來還打算干下去,并且過段時間打算把孩子接到杭州來上學。”溫小葉表示:“因為家人孩子要過來,想生活能更有保障一些,所以肯定是希望能交社保。但是費用方面,我覺得在符合國家標準的情況下越低越好,因為我現在交的新農合才400塊一年,不想增加太多負擔。”
另一位眾包騎手彭先生說,他18歲開始就進工廠打工,今年已經三十多歲,但這中間就交過18個月的社保。“大家主要是看重現錢,騎手做這個工作就是因為結錢快,跑眾包今天送了單,明天就能拿到錢,要分一部分現金交社保,很多人都不愿意。”
在1000多萬名騎手里,不乏上有老下有小的青年、中年,在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性中,社保是需要且必要存在的。但與此同時,比起繳納社保,不少騎手有更加直接和現實的問題需要考慮,還有很多騎手并沒有真正了解社保的具體規則,所以騎手們對社保的真實態度更多的是困惑和擔憂。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教授張丹丹團隊做過一項調研,若要求騎手個人繳納社保,約23.5%的騎手明確表示“不愿參保”;38.9%的騎手僅愿將月收入的5%以下用于社保。在年初各平臺宣布繳納社保后,騎手們表達的抵觸情緒,有騎手說,降低成本或許還可以考慮一下。
基于對現實情況的考量,政府和平臺都在積極推進更加靈活完善的社保制度和方案。包括近些年來,鼓勵靈活就業人員以個人身份參繳城鎮職工養老、醫療保險,以及人社部等部門推動下針對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靈活就業群體開展的新型職業傷害保障等等。
一個明顯的信號是,面對千萬外賣騎手、八千四百萬新業態就業者、兩億靈活就業群體的保障,沿用過去的“五險一金”老辦法,顯然是沒法解決新問題的,需要進一步探索改革。
這次美團推出的騎手養老保險補貼試點方案,便體現出了靈活、彈性、包容的特點。比如,無前置資格限制,人人可參與。據了解,騎手當月自愿參保繳費后,符合基礎條件即自動獲得補貼資格,無需簽署任何承諾或合約,不與工作單量或工作時長掛鉤,也無需申請或等待邀約。
另外,根據此前調研數據,在美團平臺跑單的外賣騎手中,有40%騎手為跨省份流動就業,70%騎手為跨城市流動就業,外來務工人員占比為81.6%。所以不少騎手有在外地工作、家鄉養老的需求。
因此,美團試點方案支持騎手在跑單地和戶籍地自愿選擇參保拿補貼,這其實是一項非常務實的改革辦法。
客觀來看,外賣騎手群體的主要勞動力來源是青年農民工,他們從欠發達地區流動到發達城市靈活務工,對于“大城市跑單賺錢,回家鄉養老”有著較強的訴求。過往傳統社保體系的矛盾點在于,這部分跨區域的勞動力群體難以在大城市綁定十五年甚至是二十年,退回家鄉后“多交少領”的現實沖突始終存在。
現在這個試點從補貼制度上首先“松綁”,支持騎手回老家參保拿補貼,是考慮到了背后的城鄉流動和深層次需求,這對于整個靈活就業群體的保障都有參考意義。
補貼方案背后是基于現實考量
從實際狀況來看,社保問題遠比想象的復雜。
比如2019年9月11日,美國曾通過《AB-5法案》,這個法案本意是希望通過明確勞動關系認定標準,讓更多靈活就業者歸類為“雇員”,以保障其勞動權益。簡單來說,可以理解為將騎手、網約車司機等職業變為“二分法”下的全職人員。然而,法案真正實施后,卻導致崗位減少、企業退出、甚至很多靈活就業者因此失業。類似的情況在西班牙、新加坡都有過失敗案例。
而回到國內,目前對于靈活用工實際權益保障的探索還在逐步推進。從目前的具體政策來看,美團“參保自愿、平臺補貼”的社保方案,比起喊口號式的利民,是更加務實和穩妥的。
首先,前文也提到,不考慮繳納社保的騎手們主要原因是“希望有更多現金和顧慮繳納成本”。在2022年,江西財經大學學者團隊針對南昌外賣騎手等靈活就業群體的調研便顯示,即使是按照60%檔次個人承擔20%養老保險成本,每月最低繳納費用也是635元。針對這個最低檔繳費金額,外賣騎手普遍反應較大。
對此,美團設置“基準補貼”,將參保門檻降低在“500元心理線”。以試點地區為例。泉州市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的最低月繳費基數為4433元,按繳費比例20%計算金額為886.6元,騎手可獲得443.3元的美團現金補貼。南通市最低月繳費基數為4879元,繳費金額為975.8元,騎手可獲得487.9元的美團現金補貼。
如此一來,降低成本更是降低了騎手當下的壓力,也能確保這個方案長久平穩的運行。
另外,針對類似于騎手這類靈活就業群體,需要探索“五險一金”之外的新型方案。也就是說,需要更加靈活的繳費模式。
實際上,五險一金并不是大眾標配。國家統計局披露,2024年末中國就業人員總量為7.34億。目前,五險一金中參保人數最少的一項是公積金,全國繳納人數為1.74億人,以此推導,擁有完整五險一金的中國就業人員,占比不過23.7%。
如此一來,對騎手們而言最緊迫的也許不是“配齊”社保,而是把最基本的、能兜底的社保配齊。比如對騎手最重要的工傷保險,優先級一定是大于生育和失業等險種的。目前,在所有保障中,美團已經滿足騎手最看重的養老保險需求和工傷保險需求。
這樣看來,盡管美團的方案在很多人看來可能還不夠完善,但循序漸進、從絕大多數人最緊迫的需求開始,也許才能真正的更加公平。
規則之上
更需要人情味兒
為騎手設計方案,要充分聽取騎手的意見,尊重騎手的意愿。美團曾提到,近年來,在中央社會工作部、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全國總工會等有關部門指導下,已經召開了421場騎手懇談會,傾聽騎手聲音,持續改進算法,落實權益保障。
并且此前,美團還表示在2025年,將全面取消配送超時罰款,落實“防疲勞”措施,加快“騎手友好社區”等全領域友好場景建設,發揮工會關愛作用,讓更多外賣騎手感受到溫暖與關懷。
具體到繳社保這件事,美團從三年前就開始摸索。
2022年7月1日開始,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在全國首批7個省市啟動試點,為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快遞員等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提供職業傷害保障,截至目前,新職傷已覆蓋1000多萬人,其中北京約百萬名從業者受益。
當時,美團作為首批試點企業,為平臺上所有騎手繳納了新職傷保費,在全國7個試點省市為超過600萬騎手繳納保費超過14億元。作為創新性探索,新職傷險最大的特點是按單繳費,每單必保,每人必保,全部費用由平臺來繳,騎手不需要付費。
延續至今,擴大到養老保險等關鍵險種,美團在社保上的探索可以說邁出了腳踏實地的一步,通過更加靈活的方式為騎手們提供切實的保障。
而從社會層面來看,2024年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靈活就業人數有2.15億,靈活就業已成為重要就業形式,涵蓋自由職業者、臨時工、遠程辦公人員、新個體經濟從業者等群體。騎手也許只是靈活就業人群的冰山一角。包括保姆、服務員、網約車司機等靈活就業人員,存在著更多、更廣泛的社保需求。
從國內進展來看,美團當前對“參保補貼”的探索,是首個由平臺推動的、批量向靈活就業群體直接補貼的方案,如果未來能夠長期可持續發展,將為其他企業和平臺提供最合適的樣本和案例。
總而言之,規則之上,社保更需要人情味兒,基于現實的多重考慮,也許只有降低勞動者繳費負擔,增強其獲得感,才能進一步提高參保意愿,擴大參保范圍,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團確實邁出了踏踏實實的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