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利好!中央發布重磅文件,明確提高農民基礎養老金。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目標是到2027年,農業強國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到2035年,農業強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具體怎么做呢?內容中提到了很多措施,包括推進農業科技裝備創新,完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等等。農業發展起來了,農民收入自然就會上去。所以,這份文件對于農民朋友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
在這次的文件中,還專門提到了農民養老金。在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這條中提到,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全體農村居民,并適時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
這句話包含兩層意思,一個是讓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所有的農民。人社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0.67億人,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45億人。
5億多城鄉居民,數量很龐大,但并沒有覆蓋所有的農民。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董事長盧慶國建議將農民養老金標準提高至500元/月。另外,他說還有4400多萬農村老人尚未納入任何養老保險體系,可以每月給予300元的生活補貼。
也就是說有4000多萬超過60歲的農村老人是沒有養老金的,除此之外,由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是自愿原則,所以還是有不少年輕的農村居民是沒有參保的。
說實話,現在種地收入微薄,靠土地養老已經很難了。而靠子女養老就更不現實了,現在年輕人壓力大,買房結婚都要靠父母資助,不掏空老人的錢就不錯了。所以,如果基本養老保險能夠覆蓋所有的農民,那到老了就有一份養老金,可以有一個基本的生活保障了。
另一個是適時提高基礎養老金。這份規劃文件的時間是2024—2035年,也就是說未來10年,農民基礎養老金都有可能會提高。
其實,之前發布的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到了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就透露了提高基礎養老金可能會成為常態。
今年已經宣布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全國標準再次提高20元,連續四年保持增長。目前農民基礎養老金全國標準是143元,如果連續保持一二十元的增長,應該很快能突破200元。再加上各省市縣的漲幅,以及個人賬戶養老金,平均養老金就能超過300元。
當然,300元也不算高,和城鎮退休職工養老金的差距還很大。所以,今年以來不少專家都建議農民養老金能夠快速漲一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建議三年內漲到600元,而原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建議盡快追平城鎮職工養老金的低線。
不過,也有人說應該量力而行,比如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他認為農民養老金90%來自財政,上漲太多,負擔太重。
所以,現在大家的共識是農民養老金確實低,應該漲,但錢從哪里來是一個問題。全靠財政出錢,似乎又不太現實。
但不管怎么說,提高農民養老金不應該再“小步慢跑”了,不然城鄉養老金的差距可能會進一步拉大,畢竟城鎮退休職工的養老金基數很高,即便現在漲幅跌至3%以下,也能大幅超過農民養老金的漲幅。至于說錢從哪里來,還得進行改革,想辦法拓寬籌資渠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