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歐盟委員會日前發布白皮書,提出將增加軍費開支,但這次,美國軍火商卻被排除在這項預算之外。路透社2日援引五位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已經告訴歐洲盟友,他們希望歐盟繼續購買美國武器。報道稱,美國政府短暫切斷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以及緩和對俄羅斯的壓力,令歐盟深感不安,很多人質疑美國是否是一個可靠的伙伴。目前,歐洲已開始為美國逐步淡出歐洲的安全防務做準備。
3月,歐洲防務領域正悄然展開一場深刻變革。英國、法國、德國等歐洲大國正秘密推進一項"替代美國在北約地位"的方案,計劃用十年時間重塑歐洲防務體系,并將在6月北約峰會上提交美方。與此同時,歐盟委員會高調發布《歐洲防務白皮書》,宣布投入超8000億歐元軍備資金,明確將美國軍火商排除在核心采購計劃之外,標志著跨大西洋防務關系進入轉折點。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直言:"依賴他國安全架構的時代已結束"。
歐盟(資料圖)
歐盟領導人提議千億國防基金“只買歐洲貨”。近期有研究顯示,過去五年北約歐洲成員國進口的武器中,近三分之二由美國生產。在馮德萊恩周二提出“買歐洲貨”的最新要求前,歐盟前兩大金主德國和法國正在為如何使用國防基金展開爭論。長期強調“戰略自主性”的法國主張限制歐盟以外地區的支出,重點是減少從美國購買武器的數量。與以往一樣,歐盟國家也帶著自己的小算盤,開始推動政策向著有利于自己的方向進展。
那么我們需要和大家提到,作為歐盟,它們能采購的武器裝備究竟來自哪里?過去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來自美國,現在采購武器裝備想讓百分之百的離開美國,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再加之,無論是日本、韓國等這些國家的武器裝備,哪一個離開了美國技術,哪一個離開了美國的專利,所以想采購日韓等國家的武器裝備繞過美國技術,這是不可能的。歐盟想法挺好,雄心壯志,但這種雄心壯志想要落地的話真是很難。歐盟的想法很好,但是很不接地氣。
武器(資料圖)
美國已計劃削減自身國防預算,甚至考慮從德國撤出3.5萬駐軍。馬斯克更補刀質問:“美國納稅人憑什么替歐洲防務買單?”——話糙理不糙,畢竟美國承擔了北約67%的軍費,而歐洲國家連2%的及格線都湊不齊。但問題在于,特朗普的算盤遠不止“省錢”。他要的是讓歐洲成為美國全球戰略的提款機:一邊逼歐洲自掏腰包武裝自己,另一邊把省下的錢投向印太圍堵中國,順帶讓歐洲軍費繼續流向美國軍火商口袋。
盡管北約框架下的集體防衛機制仍在運轉,但美國軍工產能優先滿足本國需求、特朗普時代“北約過時論”的陰影,以及歐洲防務產業長期萎縮的現實,迫使歐盟重新審視其軍事獨立性。數據顯示,歐洲防務開支中約60%流向非歐盟供應商,美國軍工巨頭長期壟斷高端裝備市場。此次歐盟以立法形式將美英排除在外,本質上是一場“去依附化”的供應鏈革命:通過建立本土化軍工體系,減少對域外技術、產能和決策權的依賴。
軍火武器(資料圖)
美國軍火商成為贏家,歐洲自然就成為了輸家,在美國為歐洲提供安全保障的時候,歐洲的國防工業是“放馬南山”,為此如今歐盟是“痛定思痛”,宣布要通過防務自主來提升歐盟的軍事實力,而且明確要擺脫對于美國的依賴,為此提出了不采購美國武器裝備的決定。如今歐洲的立場已經非常的強硬,凸顯了歐洲對于美國放棄烏克蘭的不滿,歐盟已經對于美國非常的失望,因此會提出此次計劃。不過要徹底擺脫對于美國的依賴,還是需要很長的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