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的時候學過一個故事叫《將相和》,里面的主人公有兩位,一位是趙國大將廉頗,另一個是趙國上卿藺相如。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藺相如憑借自己的口才,兩次粉碎了秦國的陰謀。
可秦國吃了啞巴虧,難道就這么放棄了嗎?他們又對趙國做了什么?
面子丟兩次
趙王手里有塊天下無雙的和氏璧,全天下人都知道,但是沒有人敢向趙國討要。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讓趙國成為了數一數二的強國,也只有秦國才配與趙國相提并論。但是由于趙國出現了內亂,精銳部隊被消耗殆盡,趙國的實力一落千丈。
作為趙國的老對手,秦國秉持著“趁他病要他命”的原則,在趙國的復蘇階段開始屢次找茬,想要趁機滅掉趙國。
而秦國找茬的方式也很簡單,就是要東西。秦昭襄王給趙惠文王寫信:聽說你們趙國有塊很厲害的和氏璧,我們秦國想要這塊和氏璧,你給不給我?
當然秦國也不是白拿的,他們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
趙惠文王很糾結,他并不想交出和氏璧,但是他又怕秦國會以此為由挑起戰爭。
而且秦國人向來不守承諾,他們應允的這十五座城池,八成是拿不到的,如果把和氏璧交出去,大概率會打水漂。
就在趙惠文王不知道該怎么辦的時候,他身邊的一個宦官向他推薦了藺相如。
藺相如建議趙惠文王將和氏璧送到秦國去,因為如果不送,就是他們趙國理虧,而如果他們送過去了秦國卻出爾反爾,那就是秦國理虧。
而且藺相如自告奮勇,準備親自將和氏璧送往秦國。
臨行前,藺相如答應趙惠文王,如果秦國不想割讓城池,他一定會將和氏璧完好無損地送回來的。
等到了秦國之后,秦昭襄王非常粗魯。他將和氏璧拿過去之后,很隨意地把玩,而且還讓自己的妃子們傳看。
而且藺相如就一直在一邊等著,秦昭襄王完全沒有割讓城池的意思。
藺相如此時已經看穿了秦國的陰謀,為了拿回和氏璧,他謊稱和氏璧上有瑕疵,然后借著指出瑕疵的機會,將和氏璧拿在了自己手里。
隨后藺相如便跑到柱子邊,以和氏璧威脅秦昭襄王割讓城池。秦昭襄王擔心藺相如真的摔碎和氏璧,趕緊讓人拿地圖來。
在割讓城池的時候,秦昭襄王心不在焉,只是隨便選了十五座城。
藺相如心想:這個秦王肯定沒打算割讓城池,我還是把和氏璧送回去吧,大不了死在秦國。
藺相如對秦王說:“和氏璧的轉讓是很嚴肅的事,請您沐浴齋戒五天,五天之后我再把和氏璧給您。”
秦昭襄王沒辦法,只好等了五天,然而藺相如早就讓人將和氏璧送回去了。
等到第五天的時候,秦王找藺相如索要和氏璧,藺相如自然是拿不出來,但是藺相如也有話說。
藺相如指責秦王:“你們秦國不守信用也不是一年兩年了,每位國君都不講信用,真的很難讓人相信。”
藺相如說自己已經將和氏璧送回去了,如果秦國真的打算割讓城池,就趕緊行動,等趙國真正得到這十五座城之后,必然會將和氏璧送回來的。
隨后藺相如話鋒一轉,他告訴秦王,如果秦國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割讓城池的話,那就不用再說了,要殺要剮都隨便。
秦昭襄王當然是沒想割讓城池,他只想激怒趙國,試探趙國的兵力。可現在被藺相如這么一攪和,事情肯定是辦不成了。
如果秦昭襄王現在殺了藺相如,那只會顯得秦國玩不起,動不動就殺人放火,他們秦國的信譽還會再一次下降。沒辦法,秦昭襄王只好將藺相如送了回去。
這一次秦國可以說完敗,不僅沒有得到和氏璧,還請藺相如吃了五天的大餐。
秦昭襄王心里很不高興,于是他派白起去攻占了趙國的兩座城池。
秦國的野心終于暴露了,趙國的士兵也開始奮力反抗,他們成功攔住了秦國的軍隊。
雙方的實力已經持平,再打下去對誰都沒有好處,于是秦昭襄王要求趙惠文王赴宴,準備在澠池這個地方進行和談。
不過每個人都知道,秦昭襄王這次來,肯定是沒安好心。趙惠文王擔心自己有去無回,所以他并不打算前往澠池赴宴。
可是藺相如建議他還是去一趟,這次的事情其實跟和氏璧那一次一樣。如果趙王不去,就會給人落下把柄,對趙國不利。
在藺相如的勸說之下,趙惠文王最終還是決定去一趟,但是一定要藺相如跟他一起去。藺相如本來就有此意,所以他很痛快地答應了。
澠池會上,秦王很猖狂地讓趙王彈瑟,趙王只好彈了一段,秦國的史官馬上就記上了。
史書上這么寫,肯定會讓后世之人誤以為趙王真的不如秦王,藺相如肯定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于是他拿著缶走到秦王身邊,請秦王擊缶。
秦王自然是不樂意,但是藺相如可不想放過他。
藺相如對秦王說:“現在咱倆之間就五步遠,你覺得我敢不敢殺了你?”
秦王害怕了,只好敲了一下缶,趙國的史官也把這事記上了。之后雙方又進行幾輪交鋒,秦國沒占到一絲便宜,都被藺相如給擋回去了。
秦國的報復
自從發生了這兩件事,秦國便放棄了針對趙國的想法,有藺相如和廉頗守著,秦國無法對趙國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但是秦昭襄王挺能活的,趙惠文王病逝的時候,他還活得好好的,藺相如病危的時候,他還是活得好好的。
秦昭襄王得知藺相如病危的消息后,馬上命令白起出征趙國,雙方在長平擺開陣勢。
這一戰,秦國為進攻方,趙國為防守方。廉頗知道此時的趙國打不過秦國,于是便將精力都放在了防守上。秦國進攻了三年,根本打不過來。
如果廉頗一直守著,最后的結果一定是秦國退兵,可是秦國為了瓦解趙國的防線,派人到趙國去傳播假消息,到處跟人說:秦國最怕的人其實是趙括。
此時的趙王還真就信了這種鬼話,將一直堅守在此處的廉頗換成了趙括。
其實趙王還專門去問過藺相如,用趙括把廉頗換下來行不行。藺相如此時已經病入膏肓,但他直接就說了不行。
趙括的父親是著名的馬服君趙奢,這位將軍還是很有實力的,但是趙奢從來沒有帶著兒子上過戰場,趙括只能在家里讀一讀趙奢寫的兵書,他現在不能當主帥。
可是趙王并沒有聽藺相如的話,還是用趙括換下了廉頗,最終導致趙軍四十多萬主力部隊在長平被白起一鍋端了。
趙國徹底淪為二流國家,與最弱的韓國也差不多少,如果不是秦昭襄王刻意阻攔,白起直接就把趙國給占領了。
藺相如在得知長平之戰的結果后,氣火攻心,病情加重,在自己家里悄然離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