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當地時間3月29日,俄國防部通報稱,烏克蘭方面繼續對俄能源基礎設施目標發動襲擊。通報稱,當地時間28日從清晨到傍晚, 在別爾哥羅德州,烏克蘭無人機多次襲擊了俄羅斯國家電網公司下屬別爾哥羅德能源公司的設施,先后導致多條高壓線路斷電、變電站嚴重損壞,導致至少9000戶家庭用戶供電中斷。此外,當地時間28日上午,烏軍使用美制“海馬斯”火箭炮對庫爾斯克州蘇賈天然氣計量站發動襲擊,引發大火,該計量站被徹底摧毀。
3月18日普京和特朗普通話時達成的"30天能源設施停火"協議,原本被視作俄烏沖突的轉折點。按照約定,雙方應停止攻擊煉油廠、輸油管道、核電站等關鍵能源設施。但協議墨跡未干,烏克蘭就開啟"打地鼠"模式:從阿斯特拉罕州煉油廠到庫爾斯克州變電站,從扎波羅熱輸油管道到赫爾松發電站,俄境內能源設施接連中招。更諷刺的是,每次襲擊后烏克蘭總能在24小時內召開國際記者會,搶先指責俄羅斯"違約"。這種"先動手再哭訴"的套路,像極了精心設計的碰瓷戰術。
烏克蘭襲擊俄能源設施(資料圖)
法國記者克里斯泰勒·內昂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非洲頻道采訪時,評論了最近烏軍對蘇賈的襲擊,并指出烏克蘭違反《明斯克協議》以及拒絕2022年在伊斯坦布爾達成的談判成果,證明了這一點。她強調:“這是一種蓄意政策,即接受停火協議卻不遵守,也就是指望俄羅斯出于善意會遵守停火協議,而自己卻不遵守。”作為頓巴斯地區的戰地記者,內昂認為澤連斯基的利益在于“繼續戰爭”以“中飽私囊”。她總結道:“澤連斯基的利益根本不在停火或和平協議上。”
據俄羅斯“皇城”電視臺網站3月31日報道,內部人士透露,俄羅斯總統普京不打算再容忍基輔和歐盟的挑釁行為。克里姆林宮得出結論,有必要掌握主動權并為今后的行動設定新條件。基輔在巴黎和倫敦的支持下繼續破壞俄羅斯和美國就和平解決沖突所達成的協議,導致俄方作出這一決定。報道稱,普京近期對烏克蘭領導人澤連斯基和烏克蘭政府的合法性提出質疑,這釋放出關于莫斯科的立場出現變化的信號。春季或夏季發生大規模軍事行動的可能性極高。
俄烏前線(資料圖)
在庫爾斯克方向,俄軍不僅投入了包括第44裝甲師、摩步第72師、傘兵第7師戰斗群以及多個海軍步兵旅等精銳力量圍攻蘇賈,還動用了先進的克拉斯諾波爾-M2制導炮彈和FPV無人機,有效摧毀烏軍重武器,切斷其補給線(如P-200公路)。 更有報道指出,負責保衛首都的莫斯科軍區部隊(如第20集團軍)以及對抗北約的列寧格勒軍區部隊(如第44集團軍),連同戰略預備隊第44裝甲師和特種部隊(如第22特種兵旅)等核心力量,也已被投入戰場,顯示出俄方升級軍事行動的決心。
對于俄羅斯的這些做法,普京更是放出豪言,揚言倘若基輔當局不同意俄羅斯重新選舉以及接受聯合國管理的提議,那么作為獨立國家的烏克蘭可能將永遠不復存在,這是一個措辭十分嚴厲的警告,幾乎等同于烏克蘭的滅國警告。而對于烏克蘭一方來說,澤連斯基也沒有坐以待斃,除了加快和歐洲多國的接觸,推進歐洲“志愿聯盟”駐軍烏克蘭外,他還積極恢復和美國關于礦產合作開發協議的談判,力爭盡早重新獲得美國的援助,這對于烏克蘭維持戰爭至關重要。
俄羅斯總統普京(資料圖)
軍事學者分析認為,澤連斯基之所以沒有收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英法兩國的大力支持與慫恿。巴黎和倫敦已在討論向烏克蘭派兵的可能性,這或導致沖突升級。3月31號,路透社報道說,英法兩國領導人準備再次與澤連斯基會面,商量支持烏克蘭問題具體事宜。因此,有一種觀點認為,澤連斯基沒有能力開展對話談判,而且烏軍也不會停止對俄羅斯城市與能源設施的攻擊。有網友認為,如果俄軍再次發動春季大反攻,那么基輔政府必定遭受毀滅性打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