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桃花節期間,老港會場以浦東紅窯為主基地,挖掘周邊特色旅游資源,開辟兩條路線——鄉村振興展示游和科普達人體驗游。近日,“航天夢”紅領巾講解團踏上了鄉村振興展示游這條線路,在親身感受老港鄉村振興發展成果后,用他們細膩的筆觸寫下“講解詞”,在桃花節期間為市民游客“宣講”。
此次開辟的鄉村振興展示游線路為“浦東紅窯—欣河村—大河村—老港鎮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中心—越亞農產品種植合作社”。在浦東紅窯,“航天夢”紅領巾講解團認真聆聽工作人員介紹:紅窯的前身是一座1969年建成的磚窯廠,在精心修復和改造下,高大煙囪、古樸窯洞被保留下來,如今成為了集文化旅游、藝術創作、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文旅地標。
在欣河村和大河村,“航天夢”紅領巾講解團漫步在水清岸綠的鄉村小道中,欣賞桃花、油菜花等鄉村美景。一位“航天夢”紅領巾講解員告訴新民晚報記者,老港的大河村、欣河村、牛肚村已成功創建上海市鄉村振興示范村,村里新建了一些生態游設施,大小村道鋪設上了瀝青路面,房屋進行了美化,村容村貌很漂亮,一大批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帶動鄉村快速發展。
在老港鎮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中心,“航天夢”紅領巾講解團參觀了玻璃溫室,看到里面種植的花卉、蔬菜等,全部使用了農業廢棄物粉碎發酵后的有機質肥田。一位“航天夢”紅領巾講解員寫下了這樣的“講解詞”:“看,它們長得是不是很茂盛,將來老港鎮會有更多的農田用上這里發酵后的農業廢棄物。以后,老港鎮所產的農產品的品質更佳,口感會更好。”
在越亞生態園,“航天夢”紅領巾講解團成員體驗采摘青菜、蘑菇的樂趣。一位“航天夢”紅領巾講解員表示,這一圈逛下來,他對老港鎮鄉村振興示范村的建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就是通過鄉村振興,讓農村宜居宜業,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讓農民持續實現增收。
老港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航天夢”紅領巾講解團成員目前有40多名。老港鎮拓展社會各方資源,為“航天夢”紅領巾講解團搭建實踐舞臺。比如,充分利用新中國第一枚液體探空火箭發射遺址、上海市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館、浦東紅窯等本土優質資源,帶領孩子們尋訪家鄉、感受家鄉發展變化。此外,還把目光投向整個浦東乃至全市,組織他們前往科普場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
原標題:《“航天夢”紅領巾講解團“打卡”老港鄉村振興示范村》
欄目編輯:羅水元 題圖來源:采訪對象供圖 圖片來源:采訪對象供圖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裘穎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