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中國在探月這件事上一直沒停下腳步,就在今年年初的時候,通過征集確定了載人月球車命名為“探索”。它和我們概念里的“車”有很大區別,尤其是和地面接觸的輪胎。
2030年實現月球“飆車”
根據最新的消息顯示,我國的探月工程進度正在穩步推進,航天服、飛船、著陸器,以及我們最關心的月球車,都在進行地面的試驗,預計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
作為我們熟悉的車企——廣汽集團參與其中,應該會在底盤、動力方面有所貢獻。以后埃安車主也能說自己是探月工程合伙人了。
這個載人月球車已經有了多版效果圖,最終會采用何種形式咱們還不清楚,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它的輪胎和我們普通車的橡膠輪胎有著很大的差異。
月球車用什么輪胎?
就結構而言,月球車和我們認知中的沙灘越野車、鋼管車有點類似,都是輕量化的產物,只不過月球車更極限。而最明顯的差異在于,月球車的輪胎,沒有橡膠胎面,采用了金屬直接裸露在外的方式。
這點很好解釋,橡膠在地球上能有良好的適應性,是由于氣溫、氣壓、重力等多方面因素結合而成的,但放在月球上就不行了。
月球由于沒有大氣層,當太陽直射時溫度能超過100攝氏度,而夜間沒有陽光的情況下則低至零下150℃,甚至更低。橡膠材質顯然無法在這里獲得良好的性能體現。同時,橡膠本身的重量也在影響發射效率。
而材料科學的進步,帶來的是更高強度和更低質量的合金,再通過合理的結構設計,用在月球這種低重力環境下再合適不過了。
普利司通想造月球車輪胎?
中國探月計劃如火如荼,小日子那邊也有點坐不住了。最近普利司通發布了一組月球車的輪胎概念圖。
從結構上來說,和咱們中國的月球車輪胎有相似之處,但差異也不小。條幅設計更簡單,胎面邊緣近乎于直角。
日本的月球車和中國采用了類似的研發形式,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豐田合作。暫定名為“Luna Cruiser”。由于沒有載人的需求,輪胎的強度需求并不高。
雖然說月球車也是車,結構也大體類似,但地球上為了舒適、抓地、靜音而標配的橡膠材質,在月球上顯得毫無用處。相應的,合金材質適應性更強。要不說科技發展的盡頭是材料科學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