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關稅戰”如今已經引發了全球的反對聲浪,但只有中國依然穩坐釣魚臺,不但自身穩健,同時還立即提出了反制方案,不但對美國的全部輸華商品征收34%的關稅,還有針對性地限制對美出口稀土族金屬和半導體金屬,并且把多家美國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對于中國的舉動,特朗普目前似乎還沒什么反應,但美國的經濟專家們已經坐不住了。
(買到海信電視的美國民眾)
據美國《紐約時報》4月6日報道,特朗普當天接受媒體采訪時聲稱,除非美國與中國、歐盟和其他國家的貿易逆差消失,否則他不會取消加征的關稅。但問題是,美國的問題是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絕非一個簡單的關稅大棒就能解決的,而特朗普的“關稅戰”也并非頭腦發熱的結果,而是美國一個長期深遠的謀劃。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
實際上從拜登政府時期,美國的精英階層就一直在研究“關稅戰”,只不過民主黨的拜登政府一直沒有下決心發動關稅戰,這才拖到了特朗普時期。美國現在思想庫的核心人物米爾斯海默接受采訪對關稅戰的看法,就公開表示稱:美國發動關稅戰越晚越被動,越早對美國越有利,而且他說,“總統的加稅目標必須實現。”
(關稅戰只是前菜,后續還有更為猛烈的科技戰和金融戰,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嚴格來說,“關稅戰”只是美國對華遏制的“前菜”,而且關稅戰并非一個孤立的行動,在此之后,美國會發動更加兇猛的科技戰和貿易戰。在科技戰方面,美國現在準備停止DNS服務,而且對華全面禁止芯片設計架構ARM,準備對RISC-V架構?閉源,這會在短期內讓中國芯片設計陷入全面被動。而在貿易戰方面,美國計劃利用美元霸權,迫使其他各國對離岸人民幣進行限制,并以此打斷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因為美國最害怕的就是人民幣取代美元,成為新的世界流通貨幣,這樣將會徹底埋葬美國的金融霸權,所以美國現在舉起了“關稅戰”的大棒,就是為了制造議題,然后拿關稅作為條件和各國談判,迫使各國放棄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進而鞏固美元的霸權地位。當美元的霸權地位得到鞏固后,美國就可以繼續利用美元的潮汐性流動,持續收割全球。
(美國國內物價瘋漲)
不過我們有句俗話叫“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從宏觀戰略上看,特朗普的關稅戰挑不出什么毛病,甚至可以說是美國在目前國力范圍內的最優選擇,但是特朗普在制定關稅戰的時候顯然忘記了考慮美國經濟的承受能力,因為關稅戰在短期內必然會帶來經濟的劇烈震蕩甚至是下行,這對目前已經如履薄冰的美國經濟而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面對關稅戰,美國自己先撐不住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受特朗普“關稅戰”的影響,全球股市普遍出現大范圍下跌:美股期貨7日延續大幅下跌走勢,日經225指數收跌7.83%,澳大利亞S&P/ASX200指數收跌4.2%,韓國KOSPI指數收跌5.57%。中國臺灣加權指數收跌9.7%,中國香港恒生指數目前跌幅超過12%。而且關稅戰的影響并非只對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美國本土也遭受了巨大的沖擊: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稱,美國股指期貨7日開盤后也持續下跌,標準普爾500指數期貨已下跌3.34%,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下跌4.26%,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期貨下跌2.68%。對此《華爾街日報》提到,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后,美股在兩天內蒸發6.6萬億美元,創下新紀錄。同時外界對2025年美國經濟的預測也從原先的增長1.3%變成了下跌0.3%,這預示著美國經濟將進入衰退。
(美國已經離不開中國制造)
而和美國的搖搖欲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作為關稅戰的主要目標,中國對于美國的關稅大棒完全不怕。彭博社專欄作者大衛·菲克林(David Fickling)4月6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通過數十年布局,中國已構建了足夠抵御貿易戰沖擊的經濟體系,而且由于中美兩國貿易商品結構差異,中國受影響程度遠比美國要小——美國從中國進口的主要是手機、家具等消費品,關稅直接增加美國消費者的成本;而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多為芯片等中間產品,普通消費者所受影響有限。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上看,特朗普的關稅戰對我們也未必是壞事,因為美國總會尋找我們的薄弱環節,或者是看起來薄弱的環節出手,而這恰恰是提醒了我們還有哪些弱點,如今關稅戰來了,正好提示我們,要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要加快建設排除美元的“人民幣經濟圈”,當全球都放棄使用美元的時候,關稅戰也就是一個笑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