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浮市云安區都楊鎮灣邊村,一幅動靜相宜的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灣邊村文化樓的屋檐下,棲息著兩窩可愛的燕子;肇云大橋的天空中,盤旋著不時俯沖向下的老鷹;更為難得的是,隔江而望的金魚沙島沙丘上,時而可以看到成群白鷺或展翅盤旋,或靜立休憩,與江面往來的貨船、天邊鎏金的晚霞、兩岸蒼翠的青山交相輝映,成為攝影愛好者追逐的“打鳥”勝地。
拍攝者:李潔聰
生態之美:白鷺為筆,繪就詩意棲居
傍晚時分,灣邊村觀景平臺人頭攢動。攝影愛好者架起“長槍短炮”,鏡頭既有對準流光溢彩的醉美日落和親子盡情游玩的沙灘,也有對準金魚沙島方向——數十只白鷺時而掠過波光粼粼的江面,時而停駐沙洲梳理羽毛,翩若驚鴻的身影與落日余暉融為一體。“這里既能拍到類似‘落霞與孤鶩齊飛’和‘漁舟唱晚’的美景,又能定格白鷺捕食的靈動瞬間,生態題材特別豐富。”一位慕名前來“打鳥”的攝影師感慨道。
人文之韻:古今交融,譜寫和諧樂章
灣邊村的“打鳥”現象,不僅源于自然饋贈,更得益于生態保護與發展的平衡。近年來,都楊鎮以綠美鄉村建設為契機,在上級的大力支持下,加強西江流域都楊段的生態修復,西江干流治理工程順利開展,金魚沙島環境也持續優化,吸引白鷺等鳥類長期棲息。金魚沙村老支書會同熱心村民自發成立護鳥志愿隊,聯合灣邊村“暖陽”志愿服務隊,開展巡護江岸,昔日漁村悄然轉型為生態旅游打卡點。江上貨船穿梭的汽笛聲、村內農戶家升騰的煙火氣,與白鷺的啼鳴、格?;ê5那逑愎餐L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
振興之路:流量變現,激活鄉村經濟
依托“生態+攝影”新模式,灣邊村探索出綠色發展新路徑。觀景平臺周邊增設景觀展板、休憩設施;灣邊漁歌民宿盛大開業,將積極謀劃推出“鷺影夕照”主題餐飲;灣邊沙灘上可以進行“大胃王”式拍攝,隔江錯位“吞”千噸貨輪,吸引游客進行體驗。“以前靠打漁為生,現在‘賣風景’也能增收!”在灣邊村土生土長的潘伯笑著說。據統計,今年以來灣邊村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帶動灣邊蝦堆、西江魚干、艾糍、甘蔗等土特產熱銷。
如今的灣邊村,乘著“百千萬工程”的東風,正以“一鷺同行”的生態名片,書寫著“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生動實踐。夕陽西下,白鷺歸巢,老鷹盤旋,燕子棲息,江風拂過觀景平臺,留下一串快門的輕響——這是生態之美被定格的瞬間,更是鄉村振興步履不停的見證。
【記者】柯如茵
【通訊員】黃天康
【編輯】李彤 甘得意 陸致彤 區云波
【校對】陳敏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