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wǎng)·閃電新聞4月8日訊 為推動科普賦能“科創(chuàng)品質更強”,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激發(fā)青少年科技探索熱情,4月7日,山東大學雛鷹添翼公益教育社團走進濱州北海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第一實驗學校小學部開展“科語潤心 啟智未來”科普課堂進校園活動。
“傳韻-老濟南葫蘆風車”課程以濟南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葫蘆風車”為藍本,將傳統(tǒng)工藝與現(xiàn)代3D打印技術相結合。志愿者通過生動講解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親手組裝葫蘆風車,學習能量轉化等物理知識,激發(fā)了學生的科學興趣。
在“殲-15‘飛鯊’紙飛機”主題課程上,志愿者給學生分發(fā)紙飛機制作原料,并且逐步演示飛鯊紙飛機的制作過程。制作過程期間,學生們?nèi)褙炞⒌貎A聽,認真學習并模仿老師的動作,對折紙飛機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熱情和積極性。
記者獲悉,山東大學學生雛鷹添翼公益教育社團成立于2023年11月,依托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學科優(yōu)勢和教育資源,致力于構建全面提升青少年群體綜合素質的綜合性公益教育平臺。社團秉持“以科普啟智,以美育潤心”的理念,基于“科普素養(yǎng)”“美育實踐”“視野拓展”和“傳韻”等四大主題課程,自主研發(fā)四大系列32門特色課程,主要涵蓋3D打印、航天科技、非遺等前沿領域,致力于打造融知識性、實踐性與趣味性于一體的第二課堂育人平臺,著力培養(yǎng)具有科學精神、人文情懷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社團自成立以來開展活動百余場,服務覆蓋中小學、社區(qū)、科技場館等,累計惠及青少年超5000人次。
閃電新聞記者 周建輝 通訊員 王青林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