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劇柏含
1884年4月8號“甲申易樞”。 甲申易樞指的是1884年就是光緒10年的4月8號。慈禧發布懿旨,把以恭親王奕欣為首的軍機處大臣全班免職。
這一年是農歷的甲申年,所以叫“甲申易樞”。甲申易樞堪稱是晚清政局一個特大變動。在慈禧太后一手策劃之下,恭親王奕欣退出了中樞,后來還清朝奕譞”主政。還帶動了遠支宗室慶“親王一筐”的崛起。
恭親王奕欣就是“鬼子六”,他嫂子就是慈禧,這算是晚清皇室里最重要的政治人物。在咸豐11年1861年,咸豐死在熱河的避暑山莊,兩宮皇太后和27歲的皇叔恭親王奕欣聯手發動政變,廢掉之8個顧命大臣,改由太后垂簾聽政。
而奕?被封為“鄭王”,把持軍機處和新設的總理事務衙門之后,一直到1884年,就是說從1861年到1884年,包括84年的前3個月,清政府行政中樞的領頭人一直是恭親王奕欣。被認為他是兄弟里最有能力和眼光的人。甚至當時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皇帝不是跑了嗎?聯軍就火燒圓明園,當時留在北京處理殘局的就是這位恭親王奕欣。
恭親王奕欣和洋人周旋談判。為何退兵?后來湘軍出奇在滿清的執政層里恭親王賞識和支持曾國藩的是肅順,就是那個顧命大臣。肅順后來到恭親王執政之后,還是支持湘軍、淮軍就平定太平天國了。
另外,他和外國人打交道,也看到了世界發生劇烈的變化。 所以他也努力推動學習西方軍事的裝備,什么工業的技術,近代的教育洋務運動這套。最后,有一個所謂同光中興這個局面應該說和他是密不可分的。當時這個所謂“同光中興”,洋人外國人對他的評論也很有意思。
美國駐華的外交官”和平角”就說。作為一名執行防御保守外交政策的領導者,恭親王鶴立雞群,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明白清帝國將來的命運和當前存在的自身的弱點。現在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沒有任何一個像他那樣閱盡滄桑,重任在肩。
對于他的評論奕?自幼聰明,劍術、詩詞、文學、武術皆精,年輕時被視為道光皇帝繼承人的有力人選。所有這些特點他都能根據需要運用自如,得心應手。曾國藩對他評價挺高,說他聰明。
但當時他的處境確實也很糟。中國是在一個大的這個歷史轉型期,他還算是有一些新的觀點,就是這個奕欣如果擁有權力,辦事不拘小節,處理很多政務的時候,往往是獨抒己見,大權集于一身。所以咱們現在揣度他看得上慈禧太后嗎?
所以他主政之后不久雙方就有正面的沖突,就有矛盾。最著名的同治4年3月初四就是1865年,雙方就吵起來了,
你能革我職,不能革我皇子。慈禧盛怒,后來大家就勸調解,最后就拉倒過去了,翻過這一片兒。但是議政王稱號到這兒就給免了,言而總之,矛盾沖突不斷了。
恭親王算是推動洋務事業包括出洋考察了解西方,辦江南機器制造局福建船政,推動同文館學習西學課程,派幼童到美國等學習深造。但是后來經歷風雨之后,可能產生所謂卷政治談,他懶得干了開始自保,把國務管理的日常工作交給軍機大臣“文祥”。
光緒2年,文祥死了。當時“沈桂芬”是漢族的軍機大臣,等于說取得很大的話語權,到了光緒7年除夕,他也死了。軍機處有另一個軍機大臣叫“李鴻藻”。
中法戰爭當時已經爆發清軍在越南喪師失地,打了敗仗,朝野震驚。當時有個叫“圣域”的有個折子,就攻擊攻擊“李鴻藻”他是軍機大臣啊。而且李鴻藻推薦的這個前敵的將領打敗仗了,所以要承擔責任。
問題在于恭親王作為首席軍機大臣,肯定也得承擔責任。 這個圣御本意是敲打敲打軍機處,也許是推動一下這個事情,大家做做批評,自我批評可能就過去了。但是沒想到五天以后,慈禧太后拿這個做文章,他的批復讓大家大吃一驚,說軍機處全體“下崗”。按照他的想法,擬定了一個圣旨,指責恭親王這幫人,軍機大臣不思進取,地位很高不干事兒。
怎么處理呢?恭親王奕欣鬧病回家養著吧,你有病我有藥家呆著去。還有其他一干人等,有的是降了兩級調用,有就是保留個職務,回家歇著去等等,還有的被革職。
同一天她宣布組建有禮親王教室度,他要戶部尚書額勒和布等等一幫人組成一個新的軍機處。咸豐帝死后奕譞與恭親王配合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所以慈禧太后開始重用奕譞。之后宣布軍機處遇有緊要的事兒。這樣醇親王奕譞為首的新的行政核心就組成了。
這就是清史上很著名的“甲申易樞”。
(作者:劇柏含 系國家二級作家 高級書畫師 高級政工師職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