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斌
當地時間4月8日上午,代行總統職權的韓國國務總理韓德洙主持召開國務會議,正式宣布韓國將于6月3日舉行提前大選,并將該日定為臨時公休日,以鼓勵民眾積極參與投票。
資料圖:韓德洙。
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目前優勢明顯,多份民調均顯示其支持率穩居榜首。然而,李在明卻有可能因刑事案件被剝奪參選資格。這一變數無疑為韓國大選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誰有可能成為韓國的新總統?若李在明無法參選,韓國政局又將如何演變?
誰有可能成為韓新總統?
目前,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緊急對策委員會委員長權寧世、國民力量黨前黨首韓東勛、國會議員安哲秀、首爾市長吳世勛等人,均被視作韓國大選潛在候選人。
資料圖:李在明。
——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
韓國問題專欄作家常洛聞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表示,李在明憑借其在共同民主黨內的深厚根基,以及前總統文在寅的支持,成功吃下了整個進步陣營的基本盤。這使他在民調中一直保持著領先地位。
但這并不意味著李在明可以毫無阻力地入主青瓦臺。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政治系系主任郭銳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表示,李在明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他目前涉及的刑事案件,以及檢察機關提起的抗訴,都可能成為參選路上的絆腳石。
——國民力量黨前黨首韓東勛
常洛聞分析稱,韓東勛作為執政黨前黨首,雖然擁有一定政治資源和影響力,但他在尹錫悅彈劾案中表現不佳,以及執政黨對其支持度問題,都可能成為參選障礙。
——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緊急對策委員會委員長權寧世
權寧世作為國民力量黨內的過渡人選,代表保守黨的集體意志,但年紀和身體狀況可能不允許他親自參選。
——國會議員安哲秀
安哲秀因多次參選未果,已經失去了大部分選民的信任。
——首爾市長吳世勛
吳世勛作為保守黨可能推舉的人選,雖然具有一定競爭力,但要想在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也并非易事。
若李在明不能參選將發生什么?
李在明2021年遭韓國檢方指控。首爾中央地方法院2024年11月一審認定李在明作為總統競選人說謊,判處他一年監禁,緩刑兩年。李在明隨后提出上訴。首爾高等法院2025年3月26日對此案作出二審宣判,推翻了一審判決結果,判定李在明無罪,但韓國檢方第二天便向韓國最高法院提出了抗訴,該案將被移交至韓國大法院進行審理。
根據韓國《公職選舉法》,韓國大法院應自檢方提出抗訴之日起三個月內對案件進行宣判。一旦李在明所涉案件終審判決罪名成立,他可能數年內不得參選公職。
郭銳認為,若李在明因刑事案件被判有罪無法參選,韓國政局無疑將進入更加不明朗的狀態。屆時,朝野兩黨競爭將更加白熱化,各種突發性事件和意外情況也可能層出不窮。
首先,韓國社會撕裂將進一步加劇。圍繞尹錫悅彈劾案等政治議題,韓國社會已經出現嚴重分歧和撕裂。若李在明無法參選,這種撕裂將進一步擴大和明顯化。選民之間的對立和沖突將更加激烈,甚至可能引發社會動蕩和不安。
其次,韓國政壇的“諸侯混戰”將更加激烈。在李在明無法參選的情況下,其他候選人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殘酷。他們可能會采取各種手段來爭取選民的支持和信任,包括互相攻擊、抹黑、造謠等。這種“諸侯混戰”不僅將消耗大量政治資源和精力,還可能對韓國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韓新總統對華態度會有哪些變化?
在韓國即將大選的關鍵時刻,新總統對華態度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從目前情況看,李在明作為共同民主黨黨首,其對華態度相對友好和務實。他主張加強中韓之間的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推動兩國關系的全面發展。
若李在明無法參選或未能當選,新總統的對華態度將變得更加難以預測。其他候選人可能持有不同對華政策和立場,包括加強與美國同盟關系、對華采取強硬態度等。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新總統對華態度如何變化,中韓兩國的合作基礎和共同利益都不可忽視。作為亞洲地區的重要經濟體和政治力量,中韓兩國在經貿、文化、科技等領域都擁有廣泛的合作空間和潛力。
專家表示,無論韓國新總統是誰,都應以兩國人民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與中方一道推動中韓關系持續健康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