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朋友問,現在他每月能掙1萬元左右,交完房貸,扣除夫妻倆的花銷,孩子的教育費用,再給老人每月一部分錢以后,差不多每月能剩下1000元的養老錢。這些錢是存起來好呢,還是參加養老保險好?
是否參加養老保險,確實是很多年輕人猶豫的選擇?他們主要考慮到現在的房貸、車貸,生活費,子女教育支出,確實攢不下多少錢。但是,如果說我們有能力攢下養老錢的話,原則上還是應當參加養老保險好一些,主要從養老的目標一致性、安全性和收益率更占優一些。
養老錢首選養老保險的目標一致性。
其實,現在很多老人的退休養老金不低,我父親每月養老金5500多元,我岳父每月養老金4000多元,我岳母每月養老金3900多元。他們的養老金不僅能夠維持自己的生活,甚至還能夠幫助我們小兩口。退休養老金每年還會增長,從經濟角度來看,我們也非常期望他們長命百歲。
參加養老保險的結果就是這樣。不管我們是什么情況,每月總會有一份足額的養老金發放到個人養老賬戶中。而如果我們自己存錢的話,看著一天天因生活消耗而減少的存款也是一種壓力。
另外,如果是存款養老,隨著年齡的增大,就要把存款的管理交給子女或者其他人。自己沒有自己養老錢的管理權,那又算什么自己的養老錢呢?
這就是從理性思考角度來看,為什么參加養老保險會與我們的養老目標有一致性。
從商業保險的經驗生命表來看,參加意外保險人群的死亡率是參加養老保險人群死亡率的兩倍。所以參加養老保險還更有利于長壽呢。
養老保險的安全性更好。
參加養老保險是一種強制儲蓄,不符合領取條件是無法提取的。而日常生活中很多年輕人攢錢,往往會管不住自己的。即使能管住自己,在一些大額必要或不必要支出方面,在銀行躺著一大筆養老錢,是否動用也成了意志的考驗。
養老錢應當注重的是長期堅持。參加養老保險以后,只能達到退休年齡和條件才能夠領取。而且國家給予的養老金是以個人生命為限的,不會因為我們過去交的錢花完而有所限制。
參保人去世以后,家庭成員還可以按規定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這也是對家庭經濟安全性的一種保障。國家還是實施病殘津貼制度,失去勞動能力就可以享受養老保險待遇了。無需擔憂個人的儲蓄情況。
所以說,參加養老保險帶來的個人安全性體驗,要比自己存款好得多。
養老保險的收益率更高。
參加養老保險產生的養老金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
基礎養老金部分,養老金待遇直接跟社會平均工資掛鉤,具有非常強的保值增值能力。像早些年我們的社平工資每年增長百分之10~15%,是遠遠跑贏存款利率的。
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這一部分待遇雖然也是存款積累,但國家也明確個人賬戶記賬利率不低于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同時還要結合社平工資增長率考慮。2016年我國個人賬戶記賬利率高達8.31%,去年也達到了2.62%。這樣的利率肯定是比存款劃算的。
不僅僅養老金計算,退休以后即使我們不再繳納養老保險費,養老金待遇也會不斷提升。可以說養老保險是一種國家福利保障。從近年退休的人群來看,參加15年養老保險花費不到10萬元。如果活到80歲的話,養老金卻能領取30~50萬元(算上喪葬補助金、撫恤金)。
所以,參加養老保險的收益率是更高的。
綜上所述,每月存1000塊錢的養老錢到銀行,真的不如繳納養老保險更好一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