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和港股同步反彈,可以看到,兩個現象。
第一,是全球風險資產的同步反彈。日本今天大漲6%,歐洲晚上漲3%左右了,美股那邊,標普500期貨也反彈超2%,昨晚提到一點,“維穩資金有托底屬性,但不改變市場趨勢,市場要反轉和反彈,還得靠市場的自身力量,尤其是外圍的變化”。這也能解釋,今天港股全天更好的表現,以及普漲的行情,今天超過80%的H股個股上漲。
第二,是A股的結構分化。一直到到下午14點25左右,還有接近400家公司封死在跌停板,局部的流動性危機仍在,而今天表現最差的,就是代表小盤股的中證2000,下午一度跌了近-3%,而彼時紅利指數漲了接近2%,兩者相差5%。這也證明了,截至今天為止,依然是維穩的資金,在托底股市,助力A股的反彈。
昨天的兩個數據,很能說明結構分化背后的原因:
ETF方面,寬基ETF昨天大幅凈流入566億,其中光滬深300,就達到400億,這也是近段時間,寬基ETF流入最大的一天;
兩融方面,昨天融資余額凈賣出480億左右,是2015年股zai之后,最大的單日凈流出,創10年新高。
這兩股資金一來一去,也決定了市場的走勢——持續流入的核心寬基,穩;杠桿資金不斷往下卸的高估值、小微盤板塊,下跌。
今天的情況也差不多,只不過和昨天相比,維穩資金,一方面,買入的頻次更高了,今天一開盤就開始操作,尾盤也繼續買入;另一方面,從滬深300、上證50,擴散到了中證500和中證1000,幾個中證1000ETF的成交量,批量創歷史新高。
而沒有接受到雨露的中證2000,自然跑的最差。
與此同時,這輪下來,維穩資金,有兩個顯著的變化。
第一,是我們昨天說的,首次正大光明的,在盤中,宣告加倉,直接打明牌;
第二,今天盤前,匯金更是直接親口證實了兩點,說自己是資本市場的“國家隊”+自己發揮著類“平準基金”的作用,隨后,央媽公告,為匯金提供再貸款支持,相當于為類“平準基金”后續的資金來源,背書了。
與加倉的真金白銀相比,后面這個口徑的變化,才是根本性的——在過往,“國家隊”這三個字,一直是比較燙嘴的,寫公眾號的都清楚,描述匯金的時候,盡量得用"神秘資金",或者"GJD"來代替,否則審核會很慢。
現在好了,可以光明正大的說了。
而這個口徑的變化,其實早有先兆,今年春節,村長在《求是》發文,這是一篇綱領性的文件,之前解讀過,重點提到了一點:
“豐富穩市政策工具,做好增量政策儲備。”
在兩會發布會上,又提到:
“健全市場穩定機制,防止大起大落。 ”
你可以理解為,上述的口徑變化,本身就是自上而下的,健全市場穩定機制、豐富穩市政策工具的組合拳,否則,從匯金的單方面來說,它肯定不樂意直接給自己戴這么大一頂帽子的,畢竟股市這口鍋,不是這么好背的。
于是,我們看到,今天鋪天蓋地的一籃子消息,顯然,都是有牽頭協調機構在張羅的,包括但不限于:
1、上述匯金的發聲,表示該出手時果斷出手,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2、央媽隨后,向匯金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資助”其買ETF;
3、社保基金理事會,公告,近期主動增持了國內股票,后續還會繼續增持;
4、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將險資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上調5%;
5、隨后,國壽、新華、太保等險資,紛紛公告,加大長期資金入市力度;
6、在隨后,釋放了消息說,保險的第二批私募大基金,1120億,正在加速落地;
7、下午,上海國資、浙江國資等地方國資,也紛紛開會,加快推進省屬國有企業及上市公司,用好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等等;
8、還有,就是超過100家上市公司,宣布回購增持計劃;
9、還有像比亞迪等一季度業績好的,趕緊披露了業績預喜的公告;
10、另外,還有一個,中國誠通、中國國新等,類“國家隊”,紛紛公告大手筆加倉,表示堅決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大家也可以看到,今天一系列的“央企ETF”,紛紛領漲,比如,今天ETF排行榜里,漲幅僅次于一眾農業和糧食ETF的,就是博時的央企結構調整ETF,512960,漲幅6.2%,你打開這些產品的前十大持有人,本身一大半,就是誠通,以及各個央企在狂買;
等等,等等。
說到這里,我還想和大家聊一個話題——在信心滿滿,看到上面這些琳瑯滿目的公告之時,到底,哪些是真正的長期資金?哪些是氣氛組?
我做了一個表格,下圖,幫大家分析一下,各類資金的屬性,分為6個緯度——有沒有錢、是不是長錢、考核是長是短、怕不怕浮虧、是不是大資金池、以及決策機制。
理論上,對權益市場而言,最友好、最堅硬的一類長期資金,應該具有資金體量很大、資金屬性很穩定的長錢(比如自有資金)、考核周期很長、不怕短期浮虧、資金池運作(不用考慮單一賬戶的盈虧)、且集體決策等特征。
具體來看。
1、國家隊,比如匯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幾乎每一項都符合,那絕對是中流砥柱,就像匯金資金說的,有能力,該出手時就能出手;
2、社保資金,社保資金理論上體量很大,但社保采取委托管理機制,也就是龐大的社保資金,委托給各家具有社保管理資格的機構,進行管理,然后具體由投資經理操盤,這意味著,這些管理人,每年都是需要出成績的,要相互之間PK排名的,且目標都是絕對收益,所以,每個管理社保資金的投資經理,心態都是不一樣的,核心是謹慎;
3、年金,和社保資金很類似,不同點在于,單個年金賬戶的體量更小,年金其實就是公司幫你交的企業年金的錢,所以根據公司大小,這個賬戶,也千差萬別;
4、保險,就要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我們常說的OCI賬戶,或者上文提到的1120億的第二批私募大基金,這些就不太怕浮虧,愿意越跌越買;但是第二種,就是保險本身的體內交易賬戶,也是虧不起的,部分險資,對投資經理的考核,是非常高頻且短期的,像一季度這種行情,很多保險公司,就得靠季末賣債,釋放浮盈,做高利潤;
5、理財,以前資金池模式的時候,有錢,但現在,你可以想象一下,3年封閉的權益理財,你愿意買嗎?上的了量嗎?如果上不了量,理財的投資經理,用頭去加倉權益啊?即使有規模的產品,也擔心業績能不能達到基準,渠道會不會投訴,所以投資端,一定是很謹慎的;
6、公募,比理財好點,看起來有錢,但是,公募的錢,不管是銀行渠道的、還是電商的、還是機構的,都是可以隨時用腳投票走人的,這和保險一鎖就是30年的負債端而言,完全是兩碼事,所以,公募基金經理要控制回撤、要避險,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完全無需指摘;
7、券商,也要一分為二,一方面,券商的普通自營交易賬戶,幾乎是全市場最短線的資金,因為考核要求很高,策略又多,所以完全算不上長錢;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之前央媽的互換便利實施后,券商自營,通過OCI賬戶+互換便利的模式,有了“套利空間”,部分券商的這塊投資,已經變得很大了,也很積極;
8、產業資金,也要一分為二,有些,積極用自有資金,或者回購增持再貸款,增持自家股票;有些,完全沒有動作,因為知道自家的公司,根本不值現在的價格,賣都來不及。大家可以看下,本輪,下跌過程中,愿意主動回購自家股票的公司,整體來看,質量一定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所以整體來看,我個人覺得,從維穩、托底、大資金入市的角度看,真正能聽到響兒的,且有可持續性的,核心就是國家隊、險資的OCI和私募大基金,以及央媽的互換便利和回購增持再貸款這種長期政策工具驅動的資金。
這些資金的方向,也是明確的,核心寬基、央國企、高股息、基本面良好的藍籌股,等等。
不過,還是升華一下。
我個人覺得,帶來真正最長期資金的,是:
時代的趨勢。
之前就說過,長期的低利率環境+無法逆轉的人口周期,這兩股時代趨勢下,我們終將迎來,優質股權投資的大時代。
周期的力量,趨勢的力量,才是真正無敵,且不可阻擋的。
前面寫多了,后面簡單聊三個。
1、權益,為什么市場反彈了,還有大量ETF在暴跌?
這個我們昨晚解釋了,明天,ETF和指數的表現,就能同步了。
另外,在科普一點,ETF在場內有漲跌停,但是ETF的聯接基金,當晚的凈值,是按照ETF的實際價格核算的,也就是ETF的底層股票虧多少,聯接基金當晚就虧多少。
所以,昨晚,一大堆ETF的聯接基金,都是虧10個點以上的。
2、債券,今天調整。
具體,請見,中午寫的,《》。
觀點和昨天一樣,即使降準降息落地,越往下,越接近前低,債券的賠率也就越低。
中期來看,銀行的息差,是一個繞不過去的掣肘,在有效降低銀行負債成本之前,長債下行空間有限。
3、跟投建議。
最近,三個組合都沒有跟投。
表韭量化,本周有個調倉,在3000美刀以下的位置,增持了黃金ETF,等調完倉再說。
表韭全球,等待市場再企穩一點,不急,反正標普500還在5000點附近;
表韭純純的債,也再等等時機,前面下太多了。
就聊這么多。
求贊、在看。
日內,可能隨時啟動跟投,已經跟投了表韭投顧,還沒入群的,請添加小助理微信,出示持倉后,可以入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