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新一季節目開始,動靜不小。
《無限超越班第三季》不出所料話題不斷。
上一季節目參與學員聚集內娛、短劇和網紅等賽道學員。
魚龍混雜,有沒有經驗的表演都令觀眾大跌眼鏡。
吐槽不斷,但該收入囊中的熱搜流量賺得盆滿缽滿。
這一季學員陣容大部分來自內娛,還有來自短劇賽道的學員 。
短劇賽道的“頂流”、內娛過氣演員以及不知名小演員組合。
曾志偉對節目加盟新監制的原因做出解釋——吳鎮宇罵得還不夠。
李成儒的專業犀利點評曾在另一個節目一針見血。
吳鎮宇和李成儒的組合指點,一個繼續展現出“沒眼看”,一個點評時刀刀見血。
兩人出現在導師組合,足以達到節目想要的效果。
看過學員的現場表演,差得沒眼看的一堆,要么用力過猛,要么不在戲里,人物情緒表達展現的爆發力,李成儒的感受是“不真誠”。
一段戲份的張弛有度的表演,不光是表面上的肢體語言干凈利落,最重要的一點,還包括由內而外呈現出本色出演的情感流露。
離開無數次演練和角度挑選,直觀的現場表演展現銀幕后的真實表演能力。
洪堯一個求婚的表演進行三次,一模一樣生硬沒有感情,三個“求婚”演不出一個面對愛人的回答的期待和幸福感。
瞇著眼睛,露出潔白的烤瓷牙,伸出來自“律師張偉”的專業手勢求婚,眼神沒有情緒起伏,笑容僵硬。
走一個流程一樣,同一個“求婚”表演,三個不變的表情,現場應變能力不足,表演方式單一,投入不足。
節目中最期待的學員是近期在網絡掀起一陣熱潮的短劇頭部短劇演員柯淳。
“霸道總裁愛上我”的酷炫狂拽的表演方式在網絡上掀起一陣模仿熱潮,短劇霸總別具新鮮感的“到位”積累了不少觀眾緣。
羅列作品播放量,即便沒有闖入內娛,短劇播放量高達二十多億,更是大方說出每日高工資。
作品播放量,知名度和每日工資引來無數羨慕目光。
在新興的短劇領域獲得這么高的成績,實力方面也不能說一點都沒有,至少在演“霸總”類型角色方面具有頗有成果。
不過,當跟內娛真正的實力派前輩演對手戲,差距明顯。
與劉濤的對手戲,不斷避開視線逃避的動作,劉濤引導也沒有get到。
短劇演員和專業演員的差距有著明顯的區別。
脫離舒適圈,需修煉的表演方式可提升空間大。
李成儒對學員的表演進行“不夠真誠”的點評。
特定情景下的挽留和求婚,代入情感浮于表面,反應力和應變能力不夠迅速。
感受不到求婚的真誠,依舊很實在點出問題所在。
李成儒是嚴厲型,而劉濤是鼓勵型。
對于學員的表現沒有導師指導的犀利,更多是像一個和藹可親的前輩指出問題所在,并且積極夸贊好的部分,氛圍明顯輕松,甚至引導其他導師給予學員鼓勵。
一向是為節目貢獻表情包的吳鎮宇,夾在溫柔監制和嚴厲監制之間,表情不減反增。
一部分表情來自學員的表演,一部分來自兩邊監制意見不合的爭論。
一個覺得有“真誠”,一個覺得沒“真誠”,學員還沒開始發力,監制導師差點先掀起緊張節目效果。
當然也不是沒值得夸贊的表演。
李依曉一段哭戲張力拉滿,從一開始看到打人的不可置信,到發聲音制止打人,再到最后害怕到極致而無聲,連哽咽都是斷斷續續。
握緊的拳頭,哭紅扭曲的五官,整個面部表情是一覽無余的顫抖、無力、害怕,明知道是最表演一個小片段,還是忍不住被代入進去,投入情緒,被角色的哭戲深深感染了。
短短幾分鐘的表現,吳鎮宇和郝蕾給了李依曉很高的評價。
一個哭戲顛覆此前在電視劇演反派角色留下的深刻印象。
表演張力的爆發基于經驗積累,同時也是對場景和人物的把控。
兩個人的對手戲中,輔助的身份,反倒留下精彩的表現。對比之下,誰的表現力更強一目了然。
克服本身的緊張而演出角色的緊張,進行兩種強勢和弱勢反差,節奏和情緒依舊保持穩定發揮,控場能力已經表現出了沉淀的經驗。
不刻意反而顯得松弛真實,真正實現投入特定的場景。
真正有實力的演員被埋沒,花瓶主導資源的現象在內娛普遍存在。
在被問到一年之內是否投過五十份簡歷。
站起來人不多,也不是沒有,王星是其中的一員。
作為一名普通的打工者,沒有顏值資本和優渥資源,即便只是一個小小的配角,需要一個個投簡歷去爭取,這樣的找工作狀態是普通十八線演員的常態。
正如王星所說,投了簡歷也不一定有劇本,大部分工作是靠人脈資源爭取來。
所謂的人脈當然不是上層的資本家,大部分都是同一個圈子的朋友或認識、合作過的熟人介紹。
機會的到來全靠能被想起來,被介紹去某一個劇組工作,靠在圈內對工作的認真,為人處世的品德,為下一次的再次被想起來幾贊機會。
強烈的競爭環境,無數人在分一塊蛋糕,掌握資源的人分走一部分,一部分被有能力者瓜分,剩下的其他人被擠在一塊,分最小一塊。
王星經歷九死一生事件才被大眾記住名字。
參演節目的機會也正是在事件之后回國不久。
參加節目讓更多人關注他在節目中的表現狀態。
作為一個底層小演員,一直在為自己的事業和生活打拼,認真生活,努力塑造好角色的沖勁,散發向上的生命力。
其實王星參加節目,很多人已經猜測的節目看中王星的現實遭遇的話題熱度,勢必會出現利用事件炒作博眼前的環節。
不出所料節目中確實提到相關的事件遭遇。
王星小考被要求表演遭遇綁架,隨時有可能被撕票,有一個機會可以跟家人和女友打電話。
王星一秒入戲,打電話給女友,過程中泣不成聲,網友看著表示很心疼。
哭泣的時候已經不知道是在演戲,還是想起當時被困住的無力處境。
王星的表演被指節目為效果無底線炒作,揭開傷疤。
真人秀本質上是一檔節目,效果是一個節目獲取流量的重要途徑。
競技或娛樂,回歸到節目創辦初衷,歸根結底是為了吸引大眾注意力。
除了對學員本身實力的點評以外,唯一能挖掘話題流量的切入點就是學員本身自帶的話題了。
比如在被詢問到作品的播放量是否達到多少億?
柯淳成為全場焦點,清晰的數據和厚厚的簡歷成就以及經歷,成就可以支撐自信滿滿的底氣。
陳志朋參演的《還珠格格》,即便過去許久,他也處于退圈狀態,但是當再次提起,曾經不變的印記還是有話題可挖掘。
再比如洪堯,自己沒流量沒熱度,但是吳謹言的話題可以說。
每個人用大眾所熟知的信息讓自己在節目有存在感,節目本身也在挖掘每一個在“公共”廣場的話題,一個能夠引起大眾討論的熱點。
帶來關注的方式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負面。
王星本身在內娛就是小透明的存在,拋開遭到綁架的小考表演掀起波瀾,存在感不強。
一如既往遵循爭議帶來話題的方式打開新一季節目。
導師部分對學員態度的評價,學員本身的抓馬,以及節目特意設計的選題環節,制造娛樂抓馬。
爭議大于口碑。
比如讓遭遇詐騙的王星演綁架情節。
讓曾經因為官宣塌房一直處在輿論浪尖的洪堯表演求婚。
刻意以小考的方式制造話題,重提起過往,引來議論紛紛。
其實論小考表現力,其中好中有瑕疵的表現被導師扣得仔細,每個導師輸出的見解不同。
但有的人則明顯獲得優待。
丁真專業基礎差,普通話也不標準。
跟曾志偉對手表演水刑片段,按壓到水里,提拎腦袋出來,整個人還是笑嘻嘻的表情。
第二次按壓進水里再次提出來,笑容依舊燦爛。
雖然丁真的態度和想學習的誠意足,但是導師的點評跟在點評其他學員的態度大相徑庭。
既是競技測評,進行專業點評,那么應該一視同仁。
優待引起強捧“皇族”的爭議。
真人秀的“真”是觀眾期待看到的東西,可是現在的很多節目陷入一種黑紅也是紅的流量爭奪漩渦。
逐利訴求下,用“黑紅”制勝的邏輯不斷加大熱度,爭議成為流量密碼。
明面上是一檔娛樂節目,實際上站在商業化邏輯進行引導走向,大多時候偏離真正娛樂初衷,追尋通過交流實現行業專業實力提升的初心也在變質。
事實證明,從真正的“真”出發,才是真的流量密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