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最近很困惑:"我每天下午測血壓都正常,可醫生說我控制得不好,這血壓計難道還會騙人?"其實這和海邊觀潮一個道理,沒抓準漲潮退潮的關鍵時刻,自然讀不懂大海的脾氣,人的血壓在一天中有升有降,由于高血壓控制目標是把全天最高血壓降下來,所以掌握血壓變化規律才能測出有意義的血壓。
一般來說,日常監測血壓應當是早晚各測一次,為什么呢?
把我們的血管比作是一條河流,健康狀態下,這條河遵循著"晨起奔騰,夜晚緩流"的自然規律:
在早晨6-8點就像漲潮期,身體蘇醒時分泌的激素如同"沖鋒號",會讓血壓達到全天最高峰,此時的血壓是控制的重中之重,最高血壓降下來了,其它時間的血壓自然也會下降,所以起床后、服藥前、早餐前是測量血壓的第一時間。
到了晚上10點將進入退潮期,此時血壓要比早晨低10-20mmHg,基本上會處于全天血壓最低水平,就像手機開啟夜間模式自動調低亮度有助于更好地睡眠一樣,此時測量血壓可檢驗全天血壓變化是否符合應有的變化規律,因此是一天中需要第二次測量血壓的時間。
這兩個時間的血壓,如果早晨血壓總是超標,就像每天上班都遲到,說明需要調整藥物種類、服用劑量和服藥時間了;如果這兩個血壓差值不足10mmHg,就像空調白天黑夜都開啟著同樣功率,看似省事實則費電,表明身體血壓調節功能出現了嚴重障礙,需要查找原因調整血壓控制方案,以確保全天血壓既不高于控制目標又符合機體血壓自然的變化規律,血壓才算真正得到了有效控制。
綜上所述,測血壓講究定時定點測量,測出的血壓才能真實評判血壓控制效果,尤其是新換了降壓藥或是血壓波動比較大時,需要連續7天早晚監測血壓;如果血壓比較平穩,可以每周選1天測量早晚血壓。
此外需要知道,人體的血壓在傍晚的16:00-18:00會出現全天第二個血壓次高峰,當早晨血壓與臨睡前血壓的差值小于10mmHg時,應當連續3天測量傍晚的血壓,有助于分析夜間臨睡時血壓偏高的原因。
現在你明白了吧!測血壓不是隨意測,是有門道的,掌握測血壓時機,才能以最少的測量次數獲得最有價值的結果!點個贊轉發告訴更多人吧,關注天天聽健康,方便每天學防病養生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