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這兩年每次去南寧,記憶最為深刻的就是每當夜幕降臨,那些以后斗三輪車為主,改裝成一個貨架或者攤位樣式的車就開始占領各大人流量大的路口,地鐵站口等,然后自發形成了一個個“夜市”。
可以說,和傳統的夜市不同,這樣的“夜市”遍布南寧城區,并且以美食為主,可謂薈萃了廣西美食精華。有的攤還會備上三五桌凳,供客人坐下來“嘆啤、嗍粉、劈酒猜碼”,一長溜望去,看著相當壯觀。
之所以會這樣,也跟經濟形勢有關,一開始這樣的“夜市”也深受歡迎,人們下班路過,或者吃飯后溜達消遣,壓馬路等,“夜市”不失為一個好去處。
可是隨著“夜市”野蠻發展,一些問題也開始涌現,有網友就說了:
1、油煙留給居民,油污留給環衛工,擁堵留給行人,鈔票留給自己。
2、如果是物廉價美,干凈衛生也很不錯的,可是現實卻是衛生堪憂,地攤比店面都要貴。
3、好好的擺靠近馬路牙子不行嗎?非要擺到非機動車道路中間,越來越過分。讓路過的人們寸步難行,心生厭惡,真是自己把自己玩死。
4、“夜市”引發的不是使得不是店鋪關門,而是人行道無路可走,街道路面油膩嚴重!再不管!機動車都沒法走了!
5、已經泛濫成災了,再說擺攤的人太多了大部分根本就賺不到什么錢。
6、要么打擊地攤,要么就扶持好(增稅)。
大概歸結來說,“夜市”提供了人們消遣之地,滿足“舌尖上的享受”的同時,引發的更是有關安全衛生,無序發展,占道經營的問題,已經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了。
其實,相信南寧也是看到了這一點的。一開始默許地攤的肆意野蠻生長,是迫于非常時期的經濟形勢。可是對于首府城市來說,則也關系到營商環境問題,所以,后續開始規范,管制和整治“夜市”勢在必行。
而對于很多擺攤人來說,該何去何從?
對于這些擺攤人來說,心中或許充滿了迷茫與不舍。畢竟“夜市”是他們的生計所在,更是“城市夢”的延續,那些燈火闌珊和霓虹閃爍中,是他們與顧客共同編織的生活記憶。
但面對城市的變遷與管理的需要,只有適應規則,才能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于是,一部分看懂布局的攤主開始積極響應號召,改變不了別人,只能是先改變自己。按照新規定調整自己的經營方式,或是入駐規范化的夜市街區,或是在指定的臨時攤位上繼續他們的美食事業。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更好地維護環境衛生,如何保證食品的安全質量,讓顧客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文明與進步。
而另一些攤主,則開始探索轉型之路,有的利用積累的經驗和資金,開起了小店;有的則轉行學習新技能,尋找新的生活方向。雖然前路未知,但他們相信,只要心中有夢,腳下就有路。
這也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可能這也會經歷又一次陣痛,可是,在這場夜市變革中,對于城市和擺攤人來說,“夜市”不再只是味蕾的盛宴,夜生活的消遣,更多時候更成為了城市文明進步的一個縮影。
規范有序,才是拉動城市良性循環的基石。作為擺攤人,只能是去適應它!
這里是廣西,發現廣西之美,感受廣西之美!
我是阿威,用溫暖的文字,講述廣西人文!謝謝閱讀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