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與長江大橋,武漢的精神圖騰 圖源:玩攝堂?????
三四月的武漢,迎來高光時刻!
全國各地的游客漫步櫻花大道,登臨黃鶴樓勝景,行走在長江大橋上,將武漢的春色盡收眼底。清明小長假,武漢成為全國十大熱門出發城市和到達城市。
半個月前,當“漢馬”大軍踏上長江大橋,穿過黃鶴樓,奔進彭劉楊路,那些屏幕前的觀眾無不心馳神往:“這條經典線路,我必須走一遍!”
與此同時,社交媒體上已涌現出無數熱心游客分享的武漢攻略:“像老武漢人一樣玩轉武漢,沉浸式體驗武昌古城的韻味……”
黃鶴樓紅墻擠滿年輕人,紅樓和首義廣場迎來一波又一波拍照打卡的人群,無數游客都會挑戰一次步行長江大橋,逛一次曇華林、斗級營、戶部巷、司門口……
武昌古城,無疑是這輪“武漢熱”的核心文旅目的地,也成為南來北往的游人了解武漢的城市窗口。在這里,人們不僅能感受到千年文脈的厚重,還能領略到現代都市的活力,武漢的魅力正在這座古城中被無限放大。
01
武昌古城,歷經1800年歲月沉淀,孕育出五大獨特“城象”:
江、山、城、樓、街(長江的浩蕩、蛇山的巍峨、古城的厚重、黃鶴樓的魅力、老街的煙火)。這五大“城象”從古至今守護著這座古城,為這片土地帶來萬千氣象與濃郁的市井煙火。
△黃鶴樓 圖源:吳文培
武昌古城依長江而建,從東吳孫權筑夏口開始,便成為華中地區的戰略要地。
作為千年來的區域政治中心,楚王府曾在此統領荊楚大地,湖廣總督府在此統管九省,辛亥革命第一槍更是在紅樓前打響,從此改寫了近代中國的命運。
△紅樓與首義廣場 圖源:玩攝堂
無數文人墨客在此吟詩題壁,張之洞創辦的兩湖書院更是讓這里成為長江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滋養出“敢為天下先”的文化膽魄。兩江交匯,城通九州,漢陽門碼頭船只往來,纖夫的號子與淮鹽商幫的算盤聲交織成獨特的城市交響曲。
我們無法以單一的概念定義這座古城,它把政治家的韜略、文人的風骨、商賈的機變熔鑄成獨一無二的氣質。
貫穿古城南北的中軸線,是武昌的城運所在。從武勝門到起義門,從黃鶴樓到紫陽湖,這條軸線上既有軍事要塞的滄桑城墻,也有文人墨客登高望遠的樓閣,更有見證商貿繁榮的古碼頭。
首義廣場所在的首義板塊,猶如古城“跳動的心臟”,搏動著1800年的歷史風云。
02
有人認為,武昌古城的土地規劃已成定局,城市更新似乎難有施展拳腳的空間。然而,這座自古繁華的武昌古城,未來究竟將走向何方?
在《武漢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武昌古城被賦予“歷史之城”的戰略定位。這一規劃不僅是對其千年文脈的延續,更是通過“文旅融合、文化科研、商貿服務”三位一體的發展框架,將其打造為承載荊楚文化記憶、激活城市動能的人文商貿旅游區。
△武昌古城 圖源:玩攝堂
當前武昌古城的城市更新聚焦在蛇山以北的北城區域,這里通過修繕復建與商業升級的雙重路徑,探索出曇華林、斗級營等“老城新生”的可行模式。而現階段,武昌古城的更新仍面臨兩大挑戰:
一方面,通過“大黃鶴樓武昌古城歷史風貌旅游區”等項目,突破空間碎片化瓶頸,實現從單點煥新到全域協同的躍升。
另一方面,在文旅流量激增的前提下,平衡好原住民生活需求與旅游開發。這一過程不僅是城市空間的再造,更是一場關于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的實踐。
03
武昌古城的更新,猶如在鋼絲上跳舞,既謹慎又大膽,遵循著古城的底層脈絡,不疾不徐施展新的城市規劃。
在“保護性開發”的剛性約束下,武昌古城的住宅土地資源堪稱“寸土寸金”。與北城文旅主導的更新路徑不同,南城因歷史風貌保護與核心功能承載的雙重需求,住宅用地長期處于“凍結”狀態——近十幾年來,幾乎沒有土地出讓,古城核心區的新居住空間幾近絕跡。
△首義板塊 圖源:吳文培
以首義板塊為例,目前流通的二手房源大多為房齡20—30年的老舊小區,即便是最新的二手房小區,也已接近10年房齡。
這些建筑密度高、公共配套陳舊、物業服務滯后的小區,居住品質與當代家庭需求嚴重脫節。區域內改善型購房者不得不向外遷移:向北跨過蛇山,到沙湖板塊,或者向南到白沙洲,用通勤距離換取居住空間。武昌古城原住民的嚴重流失,無形中加劇了歷史城區“人居空心化”的隱憂。
去年12月,隨著首義路板塊一宗稀缺住宅用地的入市,這樣的局面將得以緩解,古城核心終于迎來一次難得的人居更新,那些迫切渴望居住升級的家庭終于等到一次“原地改善”的契機,因此,他們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這個項目——武昌源著
4月3日,該項目城市展廳亮相(地點:武昌紫陽湖公園對面的泛悅匯一樓中庭)。
該項目的選址堪稱“歷史與當代的黃金交匯點”:東望黃鶴樓,西臨長江大橋,北接曇華林,南依首義路。步行半徑內,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首義中學、紫陽公園等城市頂配資源環繞,更獨享“地鐵5分鐘通達武昌站、15分鐘貫穿三鎮”的樞紐級交通優勢。
作為古城保護框架下的“特例”,武昌源著的誕生暗含三重深意:
首先,項目以“寬幕準四代住宅+海派雅奢公區”設計,將現代居住品質嵌入古城肌理,縫合了古城脈絡與現代生活的“斷層”。武昌源著在設計上既規避了高層建筑對歷史天際線的破壞,又以庭院式布局呼應武昌老城街巷的尺度,讓居民在推窗即見黃鶴樓,出門即可漫步城墻遺址的同時,也能享受到現代生活的舒適與便捷。
其次,項目周邊的4/5/11號線與黃鶴樓隧道,整合了紫陽湖生態、首義文化場館群與社區商業,打造了一個“5分鐘文化休閑圈”,破解了老城配套碎片化痛點,重新整合了稀缺資源網。
第三,對于武漢高品質改善客群而言,武昌源著的價值不僅在于“武昌古城核心難得新盤”的稀缺性,更在于它提供了稀缺的“第三種選擇”:不必在“老破小將就”與“新城割裂感”之間妥協,而是在熟悉的老城中尋找當代生活方式,實現“住在歷史里,活在繁華間”的理想人居。
04
作為武昌古城核心的首個高品質人居項目,武昌源著不僅肩負著千年文脈的當代轉譯,更憑借央國企聯袂的「王牌級」開發陣容,重新定義了武漢主城核心資產的價值邏輯。
該項目背后,是兩大重量級操盤手的戰略協作:
中國鐵建地產,隸屬于世界500強企業——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是國資委批準的16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之一。該公司秉承匠心精神,以千億央企的品牌力和精研品質的產品力,累計為超百萬業主打造美好生活。
武昌國資,深耕武昌古城改造十余年的“城市更新專家”,主導曇華林、得勝橋等標桿項目,對在地文化肌理與空間再生擁有教科書級把控力。
兩大“國匠”以“資產安全+產品創新”的雙重勢能,為武昌源著注入罕見的確定性基因。在古城嚴控開發的背景下,這可能是未來十年內為數不多的古城核心區的高端改善作品。
△項目效果圖
得益于兩大國匠的品牌背書,項目在設計和落地上擁有前沿的理念和完備的資源。項目定位為新四代住區,以三重顛覆性設計重構現代化居住標準。
一方面,社區精心打造出與古城氣質相仿的文化共生界面:
在建筑造型中提取黃鶴樓的飛檐元素傳承楚風古韻,公建化外立面則運用大面寬玻璃+質感鋁板展現精致現代的建筑美學。
△項目效果圖
該項目園林設計及社區場景以“海派雅奢”為基調,融匯東西,引百年海派劇院、老洋房、名仕酒會等場景,以中式園林的步移景異、小中見大的手法將其入園造境,形成一軸五景空間場景。
△項目效果圖
另一方面,在居住空間上項目大膽展開了一場空間“空間變革”:全系126—155㎡戶型,獨梯獨戶,保障了每一戶的空間尺度和私密性。
△項目效果圖
約103%超高得房率的準四代住宅空間內嵌入270度轉角陽臺+寬幕落地窗,進一步開拓寬闊的視野,拉開舒適的生活格局,實現黃鶴樓天際線、長江水岸線與私密生活場景的無界滲透,讓獨一無二的城市景觀成為家庭空間的震撼背景。
每一處的細節都展現出對傳統美學的傳承,對現代化生活方式的拓展。
05
通過查看二手房掛牌價和近幾年的成交量,不難發現當前武昌古城板塊呈現出極其顯著的價值分化與就近改善“斷檔”:
一方面,周邊上世紀90年代老舊小區掛牌價僅1.6-1.8萬元/平,大多因建筑和設施老舊,流動性持續走低。這些老小區,不是區域居住改善家庭的換房選項。
另一方面,區域兩個在售項目,離古城核心較遠,在售單價2.5-2.6萬元/平。周邊的商業、教育等配套正在兌現。在武昌古城核心生活習慣的居民,不愿意舍近求遠。
數據顯示,最近一年,區域內的住宅成交中120-160平中大戶型約占三成,與武昌源著的主力戶型不謀而合。
△首義板塊 圖源:吳文培
在這樣的改善“斷檔”市場格局之下,武昌源著作為板塊斷檔10年后的全新力作,價值不言而喻。這不僅是對主城文化地脈的精準定價,更是對“中鐵建的精工+不可再生地段”的理性估值。
該項目即將推出首批稀缺房源,在古城改善客群“蓄水池”已飽和的背景下,極可能是武昌下一個熱銷紅盤。
對于深諳主城價值規律的資產持有者而言,這不僅是一次居住升級的絕好契機,更是一次改寫財富坐標的歷史性窗口。
[后記]
1800年,才有這么一次相遇。
在武昌古城,新房供應稀缺至極,幾乎難以尋覓。然而,武昌源著的橫空出世,恰如久旱逢甘霖。
武昌源著的誕生,是武昌古城保護與更新的里程碑,也是區域高品質人居的迭代之舉。作為武昌古城核心區十年難得新盤、寬幕準四代住區,它正在重新定義武昌古城高端住宅的價值體系。
對武漢主城改善客群而言,這可能是今年最值得把握的一次機會。當武昌古城的深厚底蘊與核心產品力完美融合,其價值必將歷久彌新。
此時入手該項目,既能享受“黃鶴樓下、長江橋畔”無法復制的文脈生活,又能擁有獨梯獨戶與超高得房率的“寬幕四代”住區。
文|楊光華(地產寫字人)
本文為個人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中圖片來源:由武昌源著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