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極目新聞報道,近日緬甸中部發生強震。地震發生后,中國國家領導人就緬甸遭受地震災害向緬甸領導人敏昂萊致慰問電。對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向遇難者家屬、受傷人員和災區民眾致以誠摯慰問。中國領導人表示,中方愿向緬方提供需要的幫助,支持災區人民早日戰勝災害、重建家園。地震發生后,中國立即派出各方力量支援緬甸。這次震中距離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市大約20公里。在這次地震中,受災較重的曼德勒省、實皆省、內比都等地大量基礎設施遭到破壞。
緬甸地震(資料圖)
地震發生后,來自中國多地的救援隊伍第一時間趕赴災區,四面八方的救災物資不斷運抵。會館內的臨時地震救災中心設有緊急聯絡、醫療、志愿者、處理捐款等多個小組,小組成員們各司其職、協助處理地震救災事宜;這里也有食堂、無線網絡、蚊帳、風扇等,供救援隊和志愿者使用。這座始建于1876年的建筑,成為救災行動“大本營”?!拔覀儠ㄟ^曼德勒社區人士了解哪里有災情和物資需求,再由志愿者將物資分發給受災民眾”。緬甸云華師范學院執行董事會管理與運作中心主任告訴記者。
救援期間曼德勒突然刮風下雨,當地居民在室外搭起的帳篷、蚊帳被吹得七零八落。當地華人告訴九派新聞,“即使刮風下大雨,也有信心戰勝一切困難”。大雨中,有人在外奔跑,視頻中有人在大喊,“趕緊全部撤離,不要去拉篷子”。幾秒后,帳篷徹底倒掉。還有一些人來到帳篷下躲雨,為抵御風雨用手撐著帳篷。即使這樣,帳篷仍在微微晃動。由于災后尚未消殺完畢,加之高溫及下雨,當地居民要格外注意自來自來水水源污染問題,近期盡量不要使用自來自來水水源。
地震救援(資料圖)
此次地震可能是70多年來緬甸的大陸區域發生的最大地震,地震震級之大、震源之淺,大大增強了其破壞性。“已經發生了一次相當大的余震,預計還會有更多。這將導致一些脆弱的建筑物倒塌,并使救援人員的工作更具挑戰性”。緬甸的地理位置,恰好夾在印度板塊、歐亞大陸板塊、巽他板塊、緬甸板塊四個板塊的交界處,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形成了多個地質斷裂帶,在緬甸所在區域形成了南北走向、長達1200公里的實皆斷裂帶。
印度板塊以每年約5厘米的速度向北擠壓,使得緬甸所在的東構造結區域地殼變形強烈,斷層活動頻繁。當應力積累到一定程度,巖石層無法承受時,就會突然斷裂釋放能量,從而引發地震。緬甸此次震中所在的實皆省,恰好位于印度板塊前鋒位置。實皆斷裂帶作為板塊碰撞的主戰場,每年以18-23毫米的速度持續擠壓,這種地質運動積累的能量,相當于在地下引爆4000顆廣島原子彈。再加上緬甸境內眾多的斷層線,地震的發生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緬甸地震(資料圖)
無獨有偶,努庫阿洛法消息:湯加群島近日發生7.3級強震后,湯加國家災害風險管理辦公室和湯加氣象局發布消息說,已向湯加所有沿海地區發出海嘯警告。消息說,相關地區民眾應立即轉移至地勢較高的地方或內陸地區,避開海灘和沿海低洼地區,同時按當地政府的疏散路線和緊急指示轉移。消息還說:“在官方發布‘全部警報解除’前,請勿返回沿海地區”。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近日召開的記者會上說,如今的緬甸滿目瘡痍,國際社會應立即加大投入,向緬甸提供援助,現在正是與緬甸人民“團結一致的時候”。正在訪問緬甸的聯合國人道主義援助負責人湯姆·弗萊徹近日訪問靠近震中地帶的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他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贊人道主義組織和社區團體在援助響應中的作用,稱他們在應對此次地震時表現出了“勇氣、技能和決心”。他說:“許多人自己也失去了一切,但他們仍堅持前往災區為幸存者提供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