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權從未像今日這般搖搖欲墜,一方面是特朗普反復無常關稅令引發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美債拋售潮加劇,另一方面是特朗普政府與鮑威爾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讓市場對美國貨幣獨立性產生質疑。
更讓特朗普眼前一黑的是,是美國6.5萬億美債到期危機,作為美債海外第二大債主,近三年來,中國連續凈減持美債,為潛在的美債危機擲下了一顆深水炸彈,其關稅戰集中火力對準中國,或是想讓中國妥協其荒誕的百年期國債計劃。
那么這次中國又會給出什么樣的答案?
特朗普的訴求是什么?
特朗普發起的關稅大戰,逐漸演變為中美貿易戰,其借口是為了縮減中美貿易差,助推制造業回流,然而擺在美國面前的,是空心化的制造業讓很多企業對于在美建廠望而卻步,攀升的成本與驟減的利潤,或進一步惡化美國制造業情況。
實際上,美國最大的制造業或就是開動印鈔機,印發美元,再將其輸送至全球。
而正是美元霸權這種特性,天然助推了美國貿易逆差的局面。
事實上,如果不是美債的可持續遭到危機,美國可以一直玩這套把戲。
特朗普將關稅戰的最大敵人定位中國,認為中國占盡了美國的便宜,每年賺取大量美元,卻每年減持美債。
近三年來,中國分別減持了1732億美元,508億美元和573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在特朗普視角里,美元回流模式遭到破壞,美元霸權的核心正日漸被稀釋。
然而卻只字不提其對中國諸多不合理要求。
為了遏制中國科技的崛起,指責中國的產業補貼,封鎖技術,聯合盟友圍堵打壓;以美元霸權為手段,施壓他國禁止使用人民幣,或威脅制裁中國銀行;
如今更是以關稅為手段,打壓中國的貿易。
既然美國那么想與中國脫鉤,中國減持美債完全合理,然而美國的心思卻是一邊希望中國增持美債,一邊又費盡心思打壓中國。
面對美國的無力施壓,2018年的中國或許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奉陪到底,如今,中國完全可以和美國硬剛到底。
對美農產品、能源等優勢產業征收高額關稅,增加對稀土管制,直接扼住美國軍工發展的咽喉,同時警告其他國家,如果以犧牲中國利益為投名狀,中國也不會手下留情。
徹底斷了特朗普貿易戰最后的王牌。
偏偏禍不單行的是,曾被視為“避風港”的美債突遭大規模拋售,美債收益率狂飆,將導致美國政府的融資成本攀升,進而波及美國的中產階級。
美國民眾示威活動再起,民主黨的三位總統不忘落井下石,偏偏鮑威爾還不降息,讓特朗普政府的處境異常尷尬。
白宮、美財長一改強硬態度,希望與中國緩和當下對峙局面,特朗普再度釋放降溫信號,這系列現象背后,有著一個共同的推手——近37萬億的美國國債。
百年國債的荒誕想法
海湖莊園協議熱議不斷,美國盟友以及和美國進行貿易往來的國家膽戰心驚。
將手中持有的美國國債置換成100年期無息不可轉讓債券。
這個聽起來像科幻小說里"金融永動機"的瘋狂方案,其實說白了就是讓債權人熬上三代人的時間才能拿回本金。
要是按美元每年貶值3%的"常規操作"來算,100年后這些債券連紙面數字都保不住,實際購買力直接跌到只剩5%。
表面上看這方案荒唐得離譜,但背后藏著的是美國近37萬億美元國債的"定時炸彈"。
現在美國政府每年光還利息就得花掉財政收入的14%,債務總額占GDP的比例都飆到123%了,這賬本比好萊塢特效還刺激。
偏偏中國還連續三年減持美債,大幅增持黃金。
更讓特朗普政府氣憤的或是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趁機將人民幣推向新的高度。
據國際貨幣研究所的報告顯示,越來越多外企開始使用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受訪企業中,這一使用率從68%攀升至77%。
這一記組合拳完美的給了美元霸權一痛擊。
各國開始醒悟,美國最大的軟肋竟掌握在自己手中,日本200億美元撬動的美債風波生動給世界上演一課。
這場較量早已不再是中美兩級較量。
信息來源:《越來越多證據浮現:外國投資者在4月大舉拋售了美債》財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