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紀念不單單是建筑史上的杰作,更是中華民族百年抗爭的體現與見證。
為了彰顯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奮斗歷史,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下部鐫刻了10幅生動的歷史畫像。
每一幅都包含中國人的熱血與希望,但唯有一幅畫像的出現讓國人疑問連連。
這幅畫像就是金田農民起義,也就是太平天國運動。
按說,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有許多,近代以來的也不在少數,可唯獨選擇了太平天國登上人民英雄紀念碑。
難不成,僅僅因為它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那么簡單嗎?
答案,顯然不是那么膚淺。
從金田起事開始,直至天京淪陷,太平天國走過了14個歲月,這在中國封建歷史上是少見的農民起義。
但即使再少見,它最終還是失敗了。而關于它失敗的原因,一個比較主流的觀點就是農民起義的局限性。
今天,不去探討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而是看一看太平天國到底為中國的歷史做了什么貢獻。
近在咫尺的“貢獻”
洪秀全之所以能夠起事成功,一方面是由于滿清的苛政使得老百姓已經活不下去了。造反與不造反都是一個死。
另一方面在于,洪秀全在運動開始的初期所創立的拜上帝教,的確對蠱惑農民的思想有積極的作用。
在這兩方面加持之下,太平天國初期反抗進行的轟轟烈烈。
當戰火席卷18個省的時候,洪秀全所控制的人口達到了3000萬,南方幾乎所有的地盤與城市都輪到了淪落到了洪秀全的手中。
而受此波及,至少有1億人口受到了這場運動的影響。
當太平天國運動進入鼎盛時期,洪秀全的活動范圍來到富庶的江南地區時,宗教和生活上的壓迫已經無法再聚攏起眾人的意志。
所以,洪秀全又適時地提出了驅除滿清,恢復漢統的口號。
這樣一來,在道義上,洪秀全又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投奔他的人也有借口與理想了。
當然,這些并不是洪秀全說說而已,而是真抓實干的干了起來。
清朝自入關以來,從未遭受過重大傷害,哪怕鴉片戰爭所帶給清朝的直接傷害也比較小,可太平天國卻給了清朝致命一擊。
為了維護統治,滿清入關以來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城中城——滿城。
滿人居住在滿城,通過滿城與滿人控制該城、該地區。所以,滿城對于維護滿清統治來說極其重要。
洪秀全占據18省之后,著手開始清理滿城當中的滿人。
屠殺是最直接的方式,經過10多年的鎮壓與屠殺,滿城當中的滿人幾乎消失殆盡。
之后,洪秀全又發布懸賞令,每抓獲一個滿人獎白銀5兩,要知道5兩白銀在當時是可以養活一大家子的。
在金錢的誘惑之下,滿人又遭了一遍洗地。
層層打擊之后,南方地區的滿城與滿人可謂蕩然無存,這也直接造成了滿清在江南地區的統治出現了裂痕。
縱使消滅了太平天國,滿清也無法恢復元氣,對江南地區的掌控逐漸喪失。
列強干預太平天國的結果雖然迫使太平天國失敗,保住了清王朝的性命,但實際上,列強也只不過給清王朝延續了一些生命而已。
原因就在于,太平天國早已經摧毀了滿清維持統治的根基。
這場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通過自己的方式驗證了救國救民族的希望,但驗證的結果是失敗的。
在太平天國所舉起的旗幟當中,宗教扮演了十分特殊的角色。可以說太平天國的成長離不開宗教,而它本身又屬于農民起義。
太平天國應算中國歷史上,將宗教與農民起義結合最深的一次運動,但這次運動失敗了。
由此得出結論,宗教和農民起義都不能拯救中國,哪怕二者結合在一起也是一條行不通的道路。
洪秀全、秀清等人雖然拉起了隊伍開始反抗封建統治,但他們在思想與制度上不具有先進性。
只會用宗教蠱惑人心,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所有的行為只不過是隔靴搔癢而已。
另外,太平天國擊碎清朝在南方設立的滿城之后,打破了滿人治天下的格局,使得漢人開始嶄露頭角。
漢人集團、漢人文化開始復興,這為辛亥革命的興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單單憑借這兩點,洪秀全以及太平天國運動就足以在歷史潮流當中站穩腳跟,更是擔得起“對中華民族有重大貢獻”這一定論。
紀念碑將其包羅其中,也足以肯定太平天國運動所造就的貢獻。
近代變革能夠轟轟烈烈的開展,有太平天國一份功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