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特朗普時隔四年再次揮舞關稅大棒,對中國商品加征34%懲罰性關稅。這不僅是中美貿易戰的延續,更是特朗普政府撕破偽裝后發動的全面宣戰。不同于2018年的試探性博弈,這次54%的綜合稅率(疊加原有關稅)徹底掀翻談判桌——美國霸權體系的裂縫已大到連遮羞布都無需保留。
特朗普的算盤打得精明卻短視。表面上是為緩解35萬億美元國債危機,實則暴露了霸權根基的全面松動。軍事上,美軍在亞太的航母戰斗群成了紙老虎,中東代理人戰爭打得灰頭土臉,持續了3年多的俄烏沖突到今天也已經堅持不下去了;科技領域,華為突破5G封鎖、長江存儲量產高端芯片,徹底擊碎了美國的技術壟斷美夢,同時讓美國想要奪回科技產品的壟斷地位的嘗試徹底破碎;金融霸權更是岌岌可危,各國央行加速拋售美債,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已覆蓋112個國家。美國的GDP全球比重已經臨近特里芬均衡點,而且是大水漫灌的GDP。這些信號都在宣告:單極霸權正在經歷結構性崩塌,霸權已經徹底隕落了。按照羅伯特·吉爾平的霸權穩定論的說法,世界仿佛要進入新的一輪暗無天日的混亂了。但這是真的嗎?
中國的反擊很簡單,對美發動對等關稅。但這表象,真正的殺招藏在三方面:切斷美國農產品在華市場,讓共和黨票倉嘗到苦頭,就像貿易戰1.0一樣,美國底層人民的怒火會讓特朗普不得不使用更多高風險的招數來安撫民眾;聯合東盟構建"去美國化"供應鏈,聯合歐盟構建排除美國在外的多變外交和貿易機制;用稀土管制卡住美國軍工咽喉,讓美國就算想重振制造業也無米下鍋。這種"精準打擊+系統破局"的策略,讓美國每一步反制都像拳頭打在棉花上。
這場貿易戰最深遠的影響,在于幫中國看清了真正的朋友與敵人。東盟國家尤其是柬埔寨等國徹底站在中國一邊,俄羅斯用能源換來人民幣結算。不光是這些,就連美國的傳統盟友都紛紛倒戈,歐盟一個個的都開始跟老美對著干,這些變化印證了那句老話:國際關系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歷史總是充滿諷刺。當特朗普高喊"讓美國再次偉大"時,美國制造業占GDP比重已跌至11%;當美國政客攻擊中國"不公平貿易",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連續15年超30%。這場關稅大戰的終局,或許不是某個條約的簽訂,而是世界重新認識"合作共贏"與"零和博弈"的本質區別。畢竟,用關稅筑墻的時代正在過去,搭橋鋪路的文明終將勝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