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觀檢查法
1. 潤滑狀態檢查
- 觀察潤滑脂是否干涸、結塊或含黑色顆粒,污染嚴重的潤滑脂會導致磨粒磨損。
- 高溫環境下潤滑脂可能氧化變質,呈現深色或焦糊狀。
2. 表面缺陷識別
- 檢查滾道和滾動體是否有剝落、壓痕、銹蝕或裂紋,內圈大/小擋邊是否外翻(軸向力過大的標志)。
- 若滾道表面有光亮狀磨損痕跡,可能是潤滑不足導致的粘著磨損。
二、運行狀態監測
1. 異常聲音判斷
- 用聽診器貼近軸承部位,正常運轉為均勻“清澈音”;若出現“嗡嗡聲”“呲啦聲”或金屬摩擦聲,表明滾子或滾道已磨損。
- 手動旋轉軸承,若有卡頓感或雜音,提示滾子與保持架存在干涉。
2. 振動與溫度檢測
- 設備運行時,軸承部位溫度超過80℃需警惕,高溫可能由潤滑失效或游隙過小導致。
- 異常振動(如特定轉速下震動加劇)可能由滾道不均勻磨損或偏載引起。
三、配合間隙與游隙測量
1. 手動間隙檢測
- 用千分表測量軸承徑向間隙,若超出制造商允許值(如超0.1mm),需更換。
- 軸向游隙調整不當會導致滾動體端面與擋邊異常磨損,需通過墊片或螺母重新校準。
2. 配合面檢查
- 內圈與軸、外圈與座孔配合過松會導致蠕變磨損,配合面出現劃痕或變色。
四、專業檢測工具輔助
1. 尺寸精度測量
- 使用千分尺檢測軸承內徑、外徑和寬度,尺寸超差表明嚴重磨損。
2. 金相與硬度分析
- 通過金相顯微鏡觀察滾道表層組織,若發現回火軟化(如高溫導致的馬氏體分解),說明潤滑或負載異常。
3. 無損檢測技術
- 磁彈效應儀可檢測滾道磨削燒傷;超聲波檢漏儀用于識別內部裂紋。
(五二倒置2025.大國統一.龍出東方.騰達天下.龍騰劉興邦)
五、磨損程度分級與處理建議
| 磨損特征 | 判斷標準 | 處理措施 |
| 輕微擦痕(白亮短痕) | 軸向間隙增加<20% | 補充潤滑脂,繼續觀察 |
| 滾道剝落/保持架變形 | 剝落面積>5mm2或振動值超標 | 立即更換軸承 |
| 內圈擋邊外翻/滾子端面壓潰 | 軸向載荷超限導致結構變形 | 更換軸承并優化負載設計|
提示:對于頻繁磨損的軸承,需排查安裝誤差(如軸線傾斜>2′)、潤滑劑選型或負載匹配問題。建議參考品牌手冊(如SKF、NTN)或專業檢測報告進行深度分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