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志愿填報季,如何快速、精準劃定大學報考范圍,是擺在不少考生和家長面前的一道難題。而最能直觀辨別高校辦學實力的,莫過于諸多權威排名。
其中,ESI排名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重視。據了解,ESI除了是高校學術成就的體現,教育界的專業人士在評估大學的綜合能力時,也會將其作為一個重要指標。
簡單來說,一個機構發表的論文數量越多、質量越高、被引用的頻率越大,其ESI排名就越靠前。所以,跟著ESI排名看大學及學科實力還是相當權威的。
而常年盤踞財經類高校排名榜首的上海財經大學作為每年的“報考熱”高校代表,其ESI排名自然也成為了考生和家長們關注的熱點。
根據2025年1月最新發布的 ESI數據,上海財經大學憑借雄厚的學術實力與亮眼的科研成果,在多個學科領域嶄露頭角。據悉,該校共有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包括經濟學與商學、社會科學、環境/生態學和工程學。其中,經濟與商學學科連續多年穩居全球前1%,可見“財經界的黃埔軍校”這一稱謂實至名歸。此外,一般社會科學、環境/生態學較往期全球排名還分別上升了4、6名。
除了躋身ESI全球前1%,上財在其他權威學科排名中也有突出表現。11個學科入選軟科中國最好排名,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學等學科穩居全國第一梯隊;7個學科獲評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其中金融學更是躋身世界50強,可見其在國際范圍內的強大影響力。
從ESI到軟科排名,學科能夠入選其中都是對學校學術影響力的高度肯定。作為國家“211工程”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上財一向高度重視科學研究。該校依托多個國家級和省級科研平臺,構建了完善的科研體系,向師生提供先進的研究設施與數據資源。據了解,2024年,該校科研經費投入同比增長15%,重點投向金融科技實驗室和大數據分析中心,承擔了大量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
近年來,在數智化浪潮的沖擊下,財經行業對人才能力的要求發生了全面而深刻的變化。基于此,上財大膽開啟跨學科融合,研究催生了大量高影響力成果。據悉,為了支持跨學科研究項目的開展,上財還設立了專門的跨學科科研基金。這些基金旨在鼓勵教師打破學科壁壘,組建跨學科研究團隊,開展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研究項目。
在各類資源的支持下,上財開發的金融多模態評估基準和垂直領域大模型,不僅推動了金融智能化發展,還促進了計算機科學與經濟學的交叉研究。這種“財經+技術”的模式,培養出了更多適應新形勢的高水平復合型人才,也讓學子們在就業市場中呈現出“強者恒強”的態勢。
ESI作為學術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一直以來備受關注,而從以上種種優異成績來看,上海財經大學的諸多學科已躋身國際高水平學科行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