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社保法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這句話是白紙黑字規定的,也就是說從政策上硬性規定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那么對于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老人來說,沒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能有撫恤金嗎?按什么標準發放呢?下面帶大家看看。
哪些人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老人呢?
眾所周知,2014年10月起,我國所有機關事業單位在職在編(行政編制、事業編制)人員都要參保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其中養老保險部分:單位16%,個人8%;職業年金部分:單位8%,個人4%,合計12%計入職業年金個人賬戶,此外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繳費基數相同。
由于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從而將退休人員分為退休老人、退休中人、退休新人,本文重點介紹退休老人。
何為退休老人?其實就是2014年10月之前退休的人員,這些人由于退休比較早,沒有趕上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繳費,說實話,在同工齡和同職務職級的情況下,退休老人養老待遇普遍低于退休中人,而且越遲退休養老金差距越能體現出來,但是沒有辦法,在養老保險并軌的前提下,養老金體現養老保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性。
可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老人,沒有交過一分錢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對于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按退休前職務職級或者專業技術職稱領取基本退休費,基本退休費=基本工資×退休費比例+本人職務職級對應的退休補貼,其中退休比例根據工作年限計發,其中滿35年,按90%計發;30-35年85%;20-30年80%;10-20年70%;不足10年50%。如果是獨生子女父母身份再提高5%。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老人撫恤金政策
由于退休老人和退休中人養老金計發辦法不同,一個是沒有交過養老保險,另一個交過養老保險,對此喪葬撫恤金計發基數執行老人老辦法、中人新辦法。其中退休老人計發基數就是退休時對應的基本工資,并不是去世前一個月的基本退休費,也就是說基本工資不等于基本退休費,而是包含關系。
不過對于計發月數規定,不管是退休中人還是退休老人,統一按退休身份政策執行,也就是說公務員去世按40個月執行,對于事業編制人員去世按20個月執行。
比如說我們當地一個退休老人為例進行說明,退休時間為2006年6月,退休時職務(職稱)為科員5檔,2024年3月病故。按退休老人喪葬撫恤金政策規定,一次性撫恤金為20個月基本工資,基本工資為1157元,那么一次性撫恤金=20×1157=23140元。
再比如副科十七級10檔的公務員,屬于退休老人去世,對應的退休時基本工資為1459元,一次性撫恤金為40個月基本工資,那么一次性撫恤金=40×1459=58360元。
可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老人撫恤金計發基數差距較大,主要在于退休時職務職務(職稱)高低,也就是說職務職務(職稱)越高,基本工資標準越高,那么一次性撫恤金越高,同時一次性撫恤金計發月數,公務員為40個月基本工資,而事業編制人員為20個月基本工資,相差20個月。
很顯然,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老人一次性撫恤金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退休時職務職務(職稱)高低不同,再加上退休身份不同,計發月數相差2倍。通常情況下,一次性撫恤金發放標準,低的也有幾萬元,高的也有十幾萬元不等。
你當地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撫恤金能發多少?歡迎留言評論,謝謝關注和點贊,我們第一時間為大家分享社保養老金相關最新政策解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