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英國《衛報》4月9日文章,原題:我們只能漲價:身處貿易戰前線的義烏商戶憂心忡忡卻態度堅定 副題:在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商戶們擔憂全球經濟震蕩的沖擊 ,已減少對美國業務的依賴若你曾購買過圣誕裝飾品、紐扣、電動剃須刀或其他的廉價制成品,它們很可能產自浙江義烏——一座擁有全球最大批發市場的中國城市。經營面積達640余萬平方米的義烏國際商貿城聚集了數萬家供應商。隨著美中兩國相互威脅加征更高關稅,義烏的供應商正處在貿易戰最前線。
美國總統特朗普本周對中國商品額外征收50%的關稅,這將使部分商品總稅率超100%。義烏商戶雖對新關稅感到憂慮,但自2018年(美國發動對華貿易戰)以來,他們中多數人已做好準備調整策略,將業務重心轉向美國以外的市場。
圖為義烏商貿城
王桂英(音)在義烏經營畫框批發生意已有30年。她表示,如今她的美國客戶占比不足10%,遠低于創業初期。目前的主要買家大多來自中東地區,“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但不能停下來。”與王類似,經營美妝配飾的馬琳(音)的主要客戶也集中在中東。她認為關稅影響尚難評估,但“將給中美之間的貿易造成巨大損失”。義烏商戶們更擔憂特朗普關稅引發的全球經濟沖擊,而非單純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接受《衛報》采訪的華爾街交易員認為,特朗普對第三國的關稅只是施壓這些國家跟進對華征稅的籌碼。這正是程曉燕(音)這類出口創意煙灰缸的賣家所擔心的,“如果只是美國倒沒關系,我擔心其他國家效仿。”
中國政府正積極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目前中國約15%的出口銷往美國,低于2017年的19%。盡管部分商品最終仍然通過第三國進入美國貨架,但減少對美國風險敞口的總體推動力在官方聲明和統計數據中都顯而易見。例如,義烏官方報告的2024年貿易統計數據稱,該市去年的進出口額為669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超過18%,其中18%的貿易是與非洲的、17%與拉美、10%與東盟國家,卻未提及美國。
經濟預測機構Enodo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戴安娜·喬伊列娃說:“盡管面臨經濟逆風……但中國在貿易對抗中擁有多重結構性優勢。”她分析若特朗普落實50%附加關稅,最終美國消費者將為此付出代價,僅這項關稅對美國經濟的自損效應就可能超過中國的任何反制措施。(作者艾米·霍金斯,穆弈譯)
延伸閱讀
據央視新聞消息,在全球市場動蕩、反對聲浪高漲的亂局下,特朗普政府推出的所謂“對等關稅”于4月9日正式生效。
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展示簽署后的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圖/新華社)
生效前夕,白宮確認將對中國額外征收50%關稅。至此,“特朗普2.0”對華加征關稅稅率累計達104%。
當天,中國強硬反制,宣布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從34%提高至84%。
中國還發布中美經貿關系中方立場白皮書,稱如果美方執意進一步升級經貿限制措施,中方奉陪到底。
加拿大、歐盟等其他遭美國關稅霸凌的國家或經濟體也紛紛表示反對或祭出反制措施。
更嚴酷更極端
相比此前數輪關稅打壓,包括鋼鋁、汽車以及10%普遍最低基準關稅等,“對等關稅”被認為更嚴酷、極端,力度更大、沖擊面更廣。
最高稅率達50%,被認為適用于與美國貿易往來較少的小型經濟體,比如萊索托。
但是,萊索托稱,50%高關稅可能會抹去該國近半出口額,足以對經濟造成致命打擊。
亞洲經濟體也是首當其沖遭受“高壓”:柬埔寨49%、老撾48%、越南46%、緬甸44%、泰國36%、印尼32%、印度26%、韓國25%、日本24%,等等。
亞洲開發銀行周三發布報告警告,美國關稅措施對亞洲沖擊最嚴重,尤其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將被蒙上陰影。
一些非洲國家也被加征高關稅,比如馬達加斯加被征47%、南非被征30%。非洲多國抗議關稅政策,稱將沖擊當地經濟。
此前有觀點指出,一些欠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將是“對等關稅”的最大受害者。
發達經濟體中,稅率參差不齊,瑞士31%、歐盟20%、英國和澳大利亞10%,等等。
根據摩根大通報告,歐盟是受到美國“對等關稅”影響最大的市場之一。
歐盟被指是受到美國“對等關稅”影響最大的市場之一,圖為歐盟旗幟(資料圖)
歐盟是美國最大貿易伙伴之一,雙邊年貿易額超過1.5萬億歐元。歐盟對美出口約占美國進口總額的15%。
事實上,“對等關稅”等系列關稅措施對美國也是“自殘”。
經濟學家預計將推升美國通脹,增加企業生產成本,加大經濟衰退風險。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美國前財長薩默斯表示,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措施可能會讓美國朝著經濟衰退的方向發展,或將導致約200萬美國人失業,每個家庭將面臨至少5000美元的收入損失。
路透/益普索最新民調顯示,73%的美國受訪者認為關稅將導致物價上漲。
市場對危險前景已深感憂慮。華爾街連日巨震,三天內蒸發約10萬億美元。9日,亞太股市繼續下跌。
為何鐵了心征?
然而,即使美股跌殘、全球恐慌、專家警告甚至“金主”反對,特朗普仍不為所動,堅持如期開征“對等關稅”,且無任何豁免,也未設談判時間表。
8日,特朗普承認“對等關稅”具有“爆炸性”,但辯稱已為美國吸引了前所未有的資金。
當天,在共和黨全國國會委員會(NRCC)籌款晚宴上發表演講時,特朗普還將關稅美化為“傳奇”,并預告將對藥品征收高關稅。
上海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上海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徐明棋指出,特朗普政府希望通過高關稅實現三大目標:減少貿易逆差、促使制造業回流、增加財政收入以填補赤字,但是都很難實現,背后涉及美國經濟結構變化、基礎性條件等復雜因素。
在徐明棋看來,特朗普政府執意推“對等關稅”不僅僅出于經濟考量,更有很強的政治動機。
對內,向鐵桿支持者表明說到做到,展示強勢總統形象,并借部分國家對美示弱、尋求談判凸顯自身政治能力。
對外,向所有貿易對象國顯示美國有能力改變對其不利的全球規則和國際秩序。
總之,單邊強征“對等關稅”折射美國霸主心態,企圖左右一切。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也指出,特朗普并非真的試圖實現經濟目標。這一切應被視作一種支配地位的展示,目的是震懾他人,讓人敬畏并且卑躬屈膝。
中國手里有牌
引人注目的是,為報復中國此前對美反制,美國此番額外對中國征收50%關稅。
計入前兩輪共加征20%關稅以及原定34%“對等關稅”,美國對華征稅幅度達到104%。
徐明棋表示,關稅一旦加到60%,美國國內很多產品的價格會高得離譜,可能會大幅減少從中國進口,因此再往上加已毫無意義,徒具象征性。
“高關稅對中美雙方都有損害。”徐明棋說,但是,中國有應對經驗、有制度優勢、有抗壓能力,手中有牌,多措并舉,足以應對沖擊。
第一,中國具有強政府的制度優勢。面對外部壓力,中國比美國更能扛。
第二,通過宏觀經濟調整,可以刺激、擴大內需。
第三,通過內部政策和措施調整,可以幫助出口企業紓困。
第四,與其他被美打壓的貿易伙伴構建雙邊、區域自貿網絡,將對美貿易轉移到美國之外。
“隨著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擴大商品進口,將讓其他國家看到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和吸引力,更愿意與中國做生意。”
博弈仍將繼續
徐明棋認為,特朗普政府升級關稅稅率本質上仍是威脅,是極限施壓的一貫伎倆。
“美國的意圖是先打壓再談判,最后造成‘你求我談判’的假象,確保美國在政治上的優勢地位。”
就中國而言,針對貿易不平衡問題,從未關閉談判大門,但是對于美國的極限施壓,中國不可能接受和讓步,必須維護國家尊嚴。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中國經濟與企業研究中心負責人阿爾弗雷多·蒙圖法爾-埃盧表示,認為中國會退縮并單方面取消關稅是錯誤的。“這不僅會讓中國顯得軟弱,還會讓美國有更多籌碼、提更多要求。”
徐明棋預計,隨著中國硬對,美國還會出臺更惡劣的措施。
“(關稅戰)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還涉及政治問題,中美很難短期內迅速找到解決辦法,會有一個博弈過程。”徐明棋說。
學者指出,隨著中國硬對,美國預計還會出臺更惡劣的措施,圖為中美國旗(資料圖)
多方采取反制
面對美國關稅霸凌,不僅中國奮起反擊,多方也采取反制措施,而且專打美方痛點。
加拿大宣布,對美國汽車對等征收25%關稅措施于美東時間9日0時1分生效。
據加官方統計,2024年加拿大從美國進口汽車總額達356億加元(約合250億美元)。美國汽車行業恐將陷入“水深火熱”。
歐盟上月宣布對價值26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征收反制關稅,首輪措施將于4月15日起實施。反制清單的制定原則之一是重點打擊美國共和黨州。
隨著“對等關稅”生效以及多方反制陸續就位,這場激烈的關稅“對撞”會演變為何種局面?
徐明棋從美國和世界兩個層面給出判斷。
就美國而言,特朗普政府不會取消所有關稅,因為其堅信關稅可以保護美國市場。但是,美國無法“包打天下”。
一方面,美國不可能對所有進口商品全面征收高關稅,因為有些商品美國不能生產,最后或許會找借口將其豁免,或者下調稅率。
另一方面,隨著時間推移,假設高關稅未達預期效果,比如嚴重損害美國經濟,特朗普會作出相應調整。
對世界來說,特朗普的新關稅政策表明美國不會重回市場洞開和低關稅狀態,貿易保護主義將是趨勢。這將對全球貿易體系和世貿組織規則帶來持久沖擊,包括最惠國待遇和低關稅格局將會發生重大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