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好多年前,我就讀過美國副總統萬斯那本《鄉下人的悲歌》,寫那本書時他只是一個僥幸從鐵銹帶“逃出升天”的中產階級,書中他以“鄉下人”自稱,不斷表達對出身的自卑感。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站在萬人中央的副總統,開始用“鄉巴佬”來稱呼別人了。
語言是內心的聲音,使用“鄉巴佬”來否定別人,意味著他內心深處已經自詡為“上等人”,作為特朗普政府團隊中為數不多“苦出身”的成員,看來萬斯躋身權力中心后,也迅速染上了“上流社會”那種傲慢病。而無論是特朗普還是萬斯,這種自以為是的傲慢,根本上還是源于對自身真實處境缺乏清醒認識,仍然沉浸在“燈塔”的幻夢中。
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后,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稱,“正在等待中國的電話”,并威脅如果中國不取消報復性關稅,將再征收額外50%的關稅。這是一種更直接的傲慢,即我可以打擊你,你卻不能還手。但他想要的電話沒等到,卻等來了中國更為有力的反制措施。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布,自4月10日12時01分起,中國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再加征50%關稅,即由34%提高至84%。同時,商務部宣布將12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對于“鼻孔朝天”者最好的回擊就是懟回去,中國對美國“關稅戰”的反制大招頻出,這種底氣究竟從何而來呢?
已經有很多專業人士從經濟、產業等“形而下”的角度做了詳細闡釋,而觀察這一事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角度,即中國之所以面對美國挑釁能如此自信硬氣,因為中國在戰略格局上更具遠見,在治理能力上棋高一著。
面對有可能會到來的多種挑戰,中國始終在做戰略性預判, 并在各項改革中,做了有針對性的安排和防范。2013年中國就提出了“一帶一路”重大倡議,2024 年中國對共建 “一帶一路” 國家合計進出口 22.07 萬億元,占中國進出口總值的一半,也在客觀上成為化解和緩沖美國“貿易戰”的利器。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又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此后圍繞擴大內需、刺激消費,中央做出了一系列制度性安排。這樣的未雨綢繆為我們應對眼下“關稅戰”贏得了緩沖空間,爭取了戰略主動。
應對外來挑戰,關鍵是做好內部治理。十多年來,基于增強底線思維、極限思維,中國在“內修政理”、化解風險上做了大量工作。我們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持續化解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重點領域風險,反腐敗斗爭取得歷史性成就,這些都讓我們內部更穩定更安全。直面外部環境的驚濤駭浪,我們的底氣就源于這些扎扎實實的努力。
而反觀美國,多年來陷在自身政治制度的窠臼中無法自拔,無論哪個黨派上臺都選不出一個富有遠見卓識的政治領導者和一支高效有為的治理團隊。尤其是特朗普政府的這場“關稅戰”,把商人“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那一套用在政治中,讓美國這個大國越來越“市儈化”,從格局和眼光上就低了一層,也讓全世界真正有水平的人瞧他不上。
特朗普的所謂“對等關稅”公布后,我們看到美國消費者在搶購生活必需品,而中國民眾對此并沒有太多驚慌,民眾的反應是國家底氣最真實的表現。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沒有一種未雨綢繆的努力會白費,正在加速演進的百年未有之變局就是試劍石,對于結果我們拭目以待,對于未來我們充滿信心。
(文/于永杰)
歡迎下載“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