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藝術,自古以來便是人類情感與思想的載體,它如同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穿越歷史的長河,見證著時代的變遷與文化的演進。在中國這片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土地上,藝術家們始終肩負著探索與創(chuàng)新的使命,他們以獨特的視角、敏銳的感知和無畏的勇氣,不斷突破藝術的邊界,試圖在時代的浪潮中掀起一場場未完成的藝術革命。
“破界”一詞,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中國藝術家們在藝術創(chuàng)作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他們打破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界限,跨越東方與西方的文化隔閡,融合不同藝術形式與媒介的壁壘,以全新的理念和手法,重新詮釋藝術的內涵與外延。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挑戰(zhàn)了既有的藝術規(guī)則,更引發(fā)了觀眾對于藝術本質、社會現(xiàn)實以及人類精神世界的深度思考。
然而,這場藝術革命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個持續(xù)演進、不斷深化的過程,充滿了未完成的探索與未知的可能性。藝術家們在探索的道路上,始終保持著對未知的好奇與敬畏,他們深知藝術的邊界是無法窮盡的,每一次的突破都只是新的起點。正是這種未完成的狀態(tài),賦予了藝術永恒的魅力與活力,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們前赴后繼,投身于這場偉大的藝術革命之中。
此次“破界——中國藝術家未完成的藝術革命線上特別展”,旨在通過線上展覽的形式,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更多的人能夠領略到中國藝術家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獨特魅力。在這里,你將看到來自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藝術家們的作品,它們或以傳統(tǒng)技法為基礎,融入現(xiàn)代元素;或以數(shù)字技術為手段,展現(xiàn)傳統(tǒng)意蘊;或以跨學科的方式,探索藝術與科技、哲學、社會學等領域的融合。這些作品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藝術的夜空,也為我們指引著前行的方向。
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展覽,能夠激發(fā)觀眾對于藝術的熱愛與思考,讓更多的人感受到藝術的力量與魅力。同時,也期待更多的藝術家能夠加入到這場未完成的藝術革命中來,以他們的智慧和才華,為中國藝術的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書寫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華章。
讓我們一同走進這場“破界”的藝術之旅,在未完成的藝術革命中,尋找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
北京墨真書畫院編輯
范揚題《破界》
范揚 陜西禮泉人。天津畫院院長,天津畫院藝委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天津市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畢業(yè)于解放軍藝術學院,長期從事中國畫人物創(chuàng)作和研究。美術作品曾參加全國、全軍多次展覽并獲獎。作品被人民大會堂、中國美術館收藏。曾赴美、英、日、韓等國進行學術交流、作品展覽。在《人民日報》《美術》等報刊上發(fā)表美術作品及理論性文章多篇,出版有《范揚畫集》、《范揚小品集》、《范揚畫說天津重大歷史題材美術作品》等十多部畫冊。
《樂生》136×68cm 2025年
《方志敏》180×97cm 2024年
《拜石圖》68× 68cm 2024年
《佛緣》68×68cm 2023年
《福壽康寧》68×45cm 2025年
《狗》68×68cm 2024年
《猴》68×68cm 2024年
《秋實圖》136×68cm 2024年
《壽比南山不老松》68×45cm 2025年
《逍遙游》68×68cm 2022年
《延年益壽》68×45cm 2025年
《羊》68×68cm 2024年
《一樽還酹江月》136×68cm 2025年
《知足圖》68×68cm 2024年
《豬》68×68cm 2024年
《紫氣東來》136×68cm 2024年
北京墨真書畫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專注于學術研究,組織開展大型書畫展覽、全國采風、公益事業(yè)以及國際交流活動的企業(y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