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反轉得有點快,美國打算恢復至少六項之前給取消掉的對外援助計劃。
據觀察者網4月9日消息,在美媒7日爆出美國政府已停止通過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世糧署)向14個國家提供緊急糧食援助后,美國國務院8日宣布,他們已恢復了一些被錯誤終止的援助項目。
據報道,美國計劃恢復至少六項此前暫停的對外糧食援助項目。
此前,美國之所以會取消,是因為涉及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所剩無幾的人道援助項目之一,取消“是為美國政府的便利”。
那么,特朗普政府怎么就又變卦了?
- 從政治層面來看,美國政府內部和國會的壓力不容小覷。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的民主黨人此前曾致信國務卿魯比奧,猛批特朗普政府撤銷美國國際開發署的國務院重組計劃 “違憲、非法、不合理、極具破壞性且效率低下”。國會中部分議員意識到,削減對外援助不僅損害美國在國際上的形象,還可能影響到美國在相關地區的戰略利益。例如在中東地區,長期的援助削減可能導致當地局勢進一步失控,進而威脅到美國在該地區的能源利益以及軍事基地的安全。
- 在外交方面,美國面臨著來自盟友和國際組織的強大壓力。眾多歐洲盟友對美國削減對外援助的行為表示擔憂,擔心這會削弱國際社會應對全球性問題的能力,如人道主義危機、難民潮等。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國際組織的警告也極具影響力。WFP 聲明,如果相關決定得以執行,數百萬身處極度饑餓和瀕臨饑荒的人將面臨生命威脅,“這可能相當于對這些人判死刑”。美國若持續忽視這些國際聲音,將進一步孤立自己,破壞其長期構建的國際合作網絡。
- 從輿論角度而言,當時美國的這一做法,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質疑和批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指出 “糧食不應成為政治武器”,眾多人道主義援助機構也紛紛表示,美國終止援助的行為威脅到世界上一些最脆弱的人口,可能破壞全球穩定。促使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重新考慮援助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從美國這次恢復的項目來看,特朗普政府還是打著別的小算盤的。
恢復的對外糧食援助項目主要集中在中東和非洲那些局勢亂糟糟、急需要人道主義援助的地區,而阿富汗和也門部分援助的恢復,還懸在那兒。美方給出的解釋是擔心資金會跑到塔利班和胡塞武裝手里,所以對這兩個國家相關項目的援助,暫時還沒恢復。很明顯,美國在對外援助的時候,除了考慮人道主義,更多的是夾雜著政治和安全這些復雜因素。
老實說,雖說美國決定恢復部分援助計劃,但這事兒帶來的影響可還完不了。美國援助政策變來變去,只會將國際人道主義援助體系攪亂套,受援國若想規劃長期發展、應對危機,都不知道該怎樣計劃。
在路透社8日看到的內部郵件中,“政府效率部”(DOGE)成員、美國國際開發署代理副署長杰里米·盧因承認,他“對援助的反復深表歉意”,“利益相關者眾多,我們需要更好地平衡這些相互競爭的利益——這是我的錯,我愿意承擔責任”。
要知道,許多依賴美國糧食援助的國家,尤其是那些處于貧困、戰亂或遭受自然災害的地區,糧食供應大幅減少,會使許多人面臨嚴重的營養不良甚至餓死的風險。這些風險,盧因個人能拿什么承擔?
美國在對外援助這事上犯下的錯誤,也給其他國家提了個醒。國際援助體系需要更加穩定、可靠的機制,以確保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群能夠得到持續有效的支持,而不是因個別國家政策的變動而陷入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