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財經4月9日報道,據外媒爆料,庫克在最后3天緊急調派5架貨機,滿載iPhone從中國、印度飛往美國。
據報道,3月底蘋果公司僅在三天內就安排了5架飛機。空運這批產品是為了規(guī)避美國政府近日實行的關稅政策,同時印度和其他地點的蘋果工廠一直在向美國運送產品,因為他們預計關稅會變得更高。
美國倉庫緊急囤貨超150億美元,相當于美國市場3個月的銷量,試圖“以時間換空間”穩(wěn)定價格;
供應鏈總監(jiān)直言:“每延遲一天,損失800萬美元!”;蘋果甚至動用了淡季閑置的貨運資源,只為搶出這幾天的“免稅窗口期”。
美國銀行分析師表示,蘋果公司今年將在印度生產約2500萬部手機,其中約1000萬部通常會供應當地市場,如果蘋果公司將所有印度制造的手機運往美國,則可以滿足美國本土50%左右的需求。
分析人士指出,若蘋果公司選擇將關稅帶來的成本完全轉嫁給消費者,蘋果手機價格預計將增加30%至40%。
分析人士認為,蘋果公司可能會提高產品價格,否則該公司每股盈利可能會下降15%。
此前彭博社報道認為,最新的關稅沖擊將是蘋果公司迄今面臨的最大考驗。即便加快多元化布局,進一步調整供應鏈,推動供應商降價,蘋果公司仍將承受成本和利潤率壓力,將不得不考慮調整產品在美國售價。
目前中國約占蘋果各類產品總生產能力的80%,其中約90%的iPhone和80%的iPad在中國組裝。
即便蘋果已在泰國、印度、越南等地開展生產,但該公司及其供應商仍會受到最新關稅政策的不利影響。當然后續(xù)中國和印度巨大稅率差距之下,可能將推動蘋果進一步將中國的產能更多地轉移至印度。
最后,很多網友都有疑問,如果要把美版機都替換成印度制造的節(jié)奏,國內iPhone會漲價嗎?其實,國內iPhone是否會漲價主要取決于蘋果的戰(zhàn)略選擇。
理論上,直接在中國生產的iPhone理論上不受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
全美蘋果門店涌動的搶購潮,恰似消費者對價格上漲的本能預判。廣大的消費者理性看待,也不要被一些商家?guī)Ч?jié)奏,相信市場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