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明星們推崇“一天敷一片面膜”,你試了個把月發現錢包越敷越薄的同時,臉蛋卻并沒有白凈得像剝殼的雞蛋,而轉眼間,明星開始兜售自家面膜。
“一天一片面膜”成為試驗你臉蛋、喂飽他口袋的“美麗都市傳言”。而不少護膚博主打破【面膜濾鏡】:“單看補水效果,敷面膜和多洗15分鐘澡沒太大差別”,想明白這事兒的打工人決定每天把洗澡時間延長5分鐘。
但最近,天天敷面膜的風似乎又回來了。
流行的“面膜”叫做醫用敷料。又是醫用又是敷料,聽起來就無比安心像是在你的心靈上做馬殺雞,這種原本適用于術后修復的敷料如今已經快速成為護膚行業的新queen。
打工人覺得“醫用敷料真沒平替,我媽用了都說好”,品牌們摸準了你的心理,連夜把自家所有產品都換成敷料,乳液變蛋白敷料,爽膚水改液體敷料。
【醫用敷料日常化】的風愈吹愈猛烈,價格?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藥監局從2020年起多次指出,“醫美面膜”是個偽概念,也不存在“械字號面膜”的說法。也就是說,和醫療器械能沾邊的,只剩下了醫用敷料。如今都市里有關醫用敷料的神奇傳說寫不完、道不盡。
經常有人把醫用敷料當成普通面膜的貴替。
“作為械字號備案,醫用敷料配方限制更高、防腐劑添加把控更嚴格、生產時的無菌環境及產品微生物把控要求更高,主要用于輔助創面愈合,常見的敷料采用的是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比如透明質酸鈉、藻酸鈉、重組膠原蛋白等。”研發過醫用敷料、從事護膚品研發3年的黃克向我解釋。
三個“更”的buff,加上械字號的“撐腰”,醫用敷料都快成為“神奇的大手”。
圖源:小紅書@美麗的廢話豬
醫用敷料和醫美本就相伴相生,巨子生物的可復美、華熙生物的潤百顏等品牌的醫用敷料,應用場景都是醫美術后進行舒緩修復。
作為在護膚行業摸爬滾打10年的老牛馬,王紅這些年用臉蛋試過無數種新鮮概念的面膜,“但效果?只有沒用和一天后沒用(往往補水效果只在當天有效)的差別”。
直到8年前,她首次接觸輕醫美、做了光子嫩膚,“搞完以后皮膚科醫生推薦了醫用敷料,光子嫩一次,敷料再嫩一次,我的臉蛋簡直是嫩上加嫩”,王紅覺得,相比于普通面膜,醫用敷料膜布更厚、吸收的精華也更多,“用多了還能祛痘印”。
當我問她這種“神奇效果”如何排除醫美的影響時,她說我“沒見過好東西就知道挑刺兒”。我聽了以后化身瓊瑤女主,“親愛的,你不是我,我也不是你。我沒有這么講,我有這么說嗎?”
因為醫用敷料多是被用在醫美后,很多人把醫美的功效等同于敷料,但從小數學老師就教我們控制變量,敷料又怎么能全部攬走醫美的功勞呢?這在職場,是要被叫做工賊的。
但正如王紅無法算明白醫用敷料的作用,我其實也無法否定,隨著如今輕醫美日常化的趨勢,醫用敷料開始走向日常。就算你沒有輕醫美的需求,依舊有醫用敷料的用武之地。醫用敷料快成了萬能創口貼,應對一切需要的、不需要的“急救場景”:
又來到了一年一度北京春季限定的柳絮漫天時節,呼吸道嚴重受損的同時皮膚屏障也相應受損,面對急救的需求,醫用敷料應聲前來;
還有換季過敏、秋日干裂、冬日凍傷等等場景共同“打造”的現代病癥敏感肌,“醫美都可以用,敏感肌肯定更適合”。醫用敷料仿佛成為當代救命稻草,救萬千少女于敏感肌的水火之中。
于是,柳絮來了敷一片,沙塵暴來了再敷一片,熬夜一片早起一片,今天萬事皆安那也可以再來一片,主打撫平心靈上的褶皺。在“有事沒事都來一片”的呼聲中,醫美敷料終于完美繼承了老前輩面膜的老路子,“一天一片面膜”你說是智商稅,但我加了醫用、對標術后,這能是智商稅嗎?這明明是萬能創口貼,建議這幾天多給特朗普貼幾張。
當醫用敷料被的功效被如此開發,廠商們看到以后兩眼一亮,“明白,萬物皆可敷料化。”
蛋白敷料可以是普通面膜的貴替,也可以是塞進塑料管里變成乳液、爽膚水乃至噴霧的安心版,各個都能促進創面愈合、減輕炎癥。
你也不懂就一張巴掌大的臉蛋到底有多少傷痕要撫平、多少炎癥要消除,但是能看到這些產品下消費者滿意的評論:“天天用,感覺臉蛋更光滑了。”
而藥監局早在4年前就科普,醫用敷料“不能作為日常護膚產品長期使用”。“無論是醫用敷料還是普通面膜,頻繁使用使皮膚過度水合,產生依賴,皮膚環境更脆弱。”黃克解釋。
“真的不推薦拿自己脆弱的臉蛋響應各種趨勢,趨勢來得快走得更快,但【背鍋】的臉只有一張。”
品牌們除了喜歡把這種原料加進敷料,還推出了“修復貼”,同樣都有創面愈合、減輕炎癥等作用。
醫用敷料好多樣、聽起來好厲害,但也好貴。
以巨子生物旗下的可復美為例,其重組膠原蛋白敷料占據天貓醫用敷料熱銷榜第一,5片1盒的售價目前是178.6元起,相當于一片的價格要近35元。
很快就有機智的生活家發現,可復美可以走醫保。巧合的是,截止2024年年末,巨子生物產品覆蓋線下約1700家公立醫院、3000家私立醫院和診所、650個連鎖藥房。
你把可復美當作醫保回收計劃的一環,卻沒想到可復美醫用敷料的貴是薛定諤的貴。有人找醫藥行業的朋友幫帶一盒價格可以低至90元,還有網友“前幾天專柜剛因為買3送1置辦了一套,結果在超市看到一盒只要44.9元。”
“懂行”的打工人指出,藥店的和電商平臺有可能不一樣,藥店買的包裝盒上帶星星,濃度高、用料好。但具體情況還是得具體看,到底是械字號敷料還是妝字號面膜,還需要根據包裝來上的產品名辨別。
圖源:小紅書@夏末未央
但根據“全球財說”的測算,巨子生物在2024年上半年的原料成本占總營收比重約12.36%,也就是說,“1片日常售價37.6元的可復美重組膠原蛋白敷料面膜,原料成本僅4.51元”。
4塊的東西賣到40塊,還要雙11跟著李佳琦們一起搶,你到底是看不懂這個奇幻的世界。
醫生推薦、藥店出售,當普通面膜被當作智商稅時,醫用敷料靠著自帶的【醫】字光環行走天下,甚至捧紅了新一代【護膚茅臺】。
最近最火的護膚品牌是哪個?是靠著早c晚a“殺”到榜一的珀萊雅,還是靠著敏感肌發家致富的薇諾娜母公司貝泰妮?都不是,目前市值最高的國貨美妝公司叫做巨子生物。
3月26日,巨子生物發布2024年度業績,公司實現收入55.39億元,同比增長57.2%,增速創5年新高;歸母凈利潤20.62億元,同比增長42.1%。旗下扛下82%銷售額的品牌可復美憑借著重組膠原蛋白敷料、膠原棒等大單品,業績從2020年的4.2億增長至45億元,5年增長11倍。
圖源:聚美麗
雖然55.39億元確實跟全球美妝巨頭歐萊雅去年總營收的434.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291.9億元)天差地別,放在國內市場就是另一番景象:
去年國內化妝品零售總額下降了1.1%,貝泰妮、上海家化等頭部美妝公司都面臨增長困境,但巨子生物卻迎來了5年內最高增速57.2%;
巨子生物賣得好,毛利也巨高。“子彈財經”指出巨子生物的毛利率高達82.09%,雖比貴州茅臺最新公布的毛利率94.06%還有進步空間,但在美妝護膚行業已經是一騎絕塵,因此巨子生物又被叫做【國貨護膚茅臺】。
也就是說,每一次你把可復美醫用敷料當作急救,亦或是沒事干就來一片時,這些醫用敷料正在成為巨子生物的現金奶牛。
所以靠著一個可復美,巨子生物為什么這么賺錢?
與其說靠著可復美,不如說靠著重組膠原蛋白,巨子生物擁有國內首個重組膠原蛋白發明專利授權。這種熱門原料和此前的動物膠原不同的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通過酵母發酵生產、具有高活性的與人同源的蛋白。
一個重組膠原蛋白幫巨子生物完美聚合了眾多品牌的主打賣點:珀萊雅賣的是早c晚a的護膚理念,早晨用維C晚上用維A“皮膚領先同齡人20年”。膠原蛋白也符合成分黨的需求,Biomaterials在2021年就曾指出加入重組膠原蛋白的產品可以提升30-50%的抗衰、提亮、關節修復等活性;
薇諾娜則是專攻敏感肌和醫生推薦,巨子生物把重組膠原蛋白放到醫用敷料里,不僅能解決敏感肌、緩解炎癥,還是械字號,在“治愈”現代病癥上勝一次;
華熙生物通過玻尿酸做原料買賣和發展醫美,這事兒巨子生物也搞,巨子生物多年前就開始喊出了“進軍醫美”,甚至曾有業內人士把其為“披著醫美外衣的新消費公司”。
2022年,巨子生物登陸港交所,成為“重組膠原蛋白第一股”。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5年膠原蛋白市場份額將超越玻尿酸成為護膚品第一大原料成分,2027年中國重組膠原蛋白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83億。
圖源:子彈財經
巨子生物直接把所做的生意擺在了明面上。后疫情時代,敏感肌越來越多,皮膚屏障受損越來越頻繁,消費者越來越關注皮膚健康和輕醫美,修護類產品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代。
于是,巨子生物們左手通過輕醫美把自家原料賣進你的臉里,右手再搖起修復的大旗,把原本術后才需要使用的醫用敷料賣進你日常護膚流程中,真正做到承包你美麗臉蛋的一切。
但就像幾年前憑借“械字號面膜”(彼時還允許這樣宣傳)出圈的敷爾佳存在的問題一樣,子彈財經指出,巨子生物也是“輕研發、重營銷”的典型代表。
2022年,敷爾佳研發費用為1542.61萬元,僅占營業收入的0.87%。2021年研發人員僅有6人,被《南風窗》形容為“欺負老實女孩”。
到了如今的巨子生物,2022年-2024年,公司營收增速52.3%、35.24%、57.2%,銷售費用增速則為104%、65%、72%。
而2024年研發費用只有1.06億元,占比1.9%,“不僅在傳統美妝公司中并不靠前,在生物科技類公司中更是處于低位”,界面新聞指出,2023年,錦波生物、華熙生物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0.89%、6.8%,同期珀萊雅、貝泰妮則是1.95%、6.07%。
你不好說這是不是在“欺負”老實女孩,但根據此前測算的成本,為了漂亮臉蛋,這一次,老實女孩,又遇上了對手。
一邊是“不能長期使用”,一邊是“敏感肌必備”,醫用敷料就這樣了從術后修復走到了科學護膚的頂配。雖然臉蛋只有一張,但永遠有更“適合”的面膜,只是看著醫用敷料日常化,你開始懷疑:
“難道我的臉蛋被滿天的柳絮訓練得更勇猛了嗎?又開始可以早晚一片了嗎?”
(王紅、黃克為化名)
編輯|橘總
作者|嘴嘴
設計|胖兔
參考資料:
01.化妝品財經在線CBO,《大漲57.2%,巨子生物一年狂攬55億元》,2025.03
02.子彈財經,《資本風云|巨子生物市值登頂,“挑戰”珀萊雅當一哥?》,2025.04
03.華夏時報,《重組膠原蛋白市場風起云涌,2025年新老玩家如何接住“潑天流量”?》,2024.12
04.新京報,《毛利率80%以上,醫用面膜是智商稅嗎?》,2024.10
05.藥品監督管理局,《安全用妝,伴您同行-化妝品科普之“化妝品科普:警惕面膜消費陷阱”》,2020.0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