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割日過去一周,巴拿馬政府發現多處違規,長和經營合法權受到質疑,港口交易或將泡湯,最新回應來了。
幾天前,針對長和實業旗下的港口公司對巴拿馬港口合約的履行情況,巴拿馬政府進行了相關審查,發現長和集團在2021年續簽巴拿馬運河港口合約時,存在多項違規行為,其中一點是巴拿馬方未收到合約規定的12億美元,巴拿馬政府將對批準續簽合約的官員進行調查,并把審計結果提交海事部門處理,由海事部門決定是否撤銷與長和的合約。長和實業旗下的港口公司曾于1997年獲得了巴拿馬運河兩個港口的特許經營權,期限為25年,2021年,巴拿馬政府與長和續約,經營權被延長到2047年。如果巴拿馬方面判定2021年的續約無效,則長和實業與美國貝萊德財團的港口交易將泡湯。
4月9日,長和實業旗下的港口公司對此做出回應,稱該公司已投資超過16.95億美元,超過了協議中的10億美元約定,言外之意是自己沒有違約。目前該事件還處于調查中,在巴拿馬方面未作出最終結論前,長和與貝萊德財團的交易還會推遲。從3月4日宣布港口交易后,長和實業一直未做出回應,李嘉誠方面也是一樣,企圖用公關手段轉移公眾注意力以“暗度陳倉”,此舉不但引發了更大的批評聲浪,連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也下場審查。讓人意外的是,長和對此的回應是“暫緩交易”,還不準備與貝萊德財團割刨斷義,如今巴拿馬方面的態度,或許會讓李嘉誠重新審視大國的威嚴所在。
目前中美之間的貿易戰持續升級,美方已經把中國商品的關稅加到了125%,而中國方面先后對美加稅34%和50%,雙方劍拔弩張。隨之遭殃的是美國的股市、物價和通脹率,近日特朗普已經釋放出妥協信號,決定對75國暫緩加稅,并呼吁中國談判。在這種背景下,長和實業在中美之間持模糊態度,將導致自身的股價遭到更大損失,同時不排除中方以港口交易為條件,換取讓步的可能。還是那句話,不管李嘉誠愿不愿意表態,他在這場交易中已經出局。
中美對抗的升級態勢是考驗民族凝聚力的時刻,近日中國外交部、商務部相繼發聲,表示將奉陪到底,對美方的壓迫回以顏色。人民日報發出評論文,強調天塌不下來,國家相關機構紛紛下場救市。在這個節骨眼,任何有悖于國家利益的行為都不能被容忍,據《觀察者網》的消息,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日前發布聲明,決定撤銷“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有消息披露,該中心有人近日公開鼓吹“投降論”,釋放負面言論,對此李嘉誠方面應當有所警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