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婦女工作特色品牌及創新典型案例
為推動全市各級婦聯組織進一步樹立品牌意識,總結交流我市基層婦女工作的好做法、好經驗,展現村(社區)等基層婦聯組織和婦聯干部的真心真情付出和風采風貌。市婦聯在全市征集遴選了一批典型工作案例,即日起,市婦聯開設【全市婦女工作特色品牌及創新典型案例】專欄,進行集中展示,供大家學習借鑒。今日聚焦東湖區彭家橋街道婦聯品牌項目。
“三環式”精網格局
讓社區婦女兒童幸福感“滿格”
1、背景
光明社區地處城鄉結合部,有1677戶,3588人,其中婦女兒童占2/3。社區婦聯通過調動轄區內各種社會力量,齊抓共管,適應婦女兒童新期盼,推進平安家庭、平安社區建設。實施以自身建設為“內環”,與駐區單位共建為“中環”,與周邊村互幫互助為“外環”的“三環式”婦女兒童工作新機制,實現社區“婦女兒童之家”網絡化、區域化、城鄉一體化,不斷增強婦女兒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2、主要做法及成效
01
強化“內環”自身建設
社區婦聯加強“婦女兒童之家”陣地建設,傾力打造“先鋒園”“平安園”“人口文化園”,把做好婦女兒童工作與服務居民、社區建設、平安創建相結合,弘揚正確婚育觀,引領婦女兒童向革命先輩和身邊榜樣學習,傳播正能量。推進社區“婦女兒童之家”與“悄悄話室”“玩具接力坊”“孺子書房”“音樂教室”“舞蹈房”“心理咨詢室”“文體廣場”等相融相通、協同共進。社區婦女兒童文體活動實現“三有”,即演出活動有舞臺、體育鍛煉有場地、文體宣傳有專欄,營造良好社區環境。
02
開展“中環”共駐共建
注重“兩大服務”,實現婦女兒童活動經常化。注重巾幗志愿服務,聯合駐區單位婦女組織成立社區志愿者聯盟,開展家電維修、文明宣傳、關愛困難婦女等志愿服務活動,開通“悄悄話”青春熱線,為兒童提供心理輔導。注重文化教育服務,以志愿者聯盟為依托,以社區“婦女學?!睘槠脚_,開設“1小時課堂”,社區巾幗志愿者相對固定和長時間執教,開展合唱、腰鼓、龍燈、舞蹈、家庭養花講座等,為社區婦女生活增添色彩。
03
探索“外環”互幫互助
社區整合資源,不斷擴大外環范圍,輻射更多周邊社區及企事業單位,實現資源鏈接、服務聯通、活動聯辦、成果共享。惠民便民互幫,借力省志愿者協會成立“指尖連心”DIY(手工制作)互助小組,通過教學、實踐、義賣等讓婦女學會自立自強、友愛互助。與周邊社區近百名婦女開展結對幫扶,共享活動場所,共同開展維權普法宣講,引導婦女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文體活動聯辦,借力江西師大音樂學院成立“愛心藝教”志愿服務項目,由專業志愿者每周定期進社區教婦女唱歌、跳舞。聯合周邊社區組建一支近80人的女子舞龍燈彩隊。兒童教育聯享,社區婦聯、團支部共同打造“玩具接力坊”“四點半課堂”,創設“童心圓夢”社區少年宮和“情暖光明”愛心課堂、“心手相連”關愛農民工子女、“翰墨薪傳”少年書法班等志愿服務項目,由社區和部分高校志愿者分工負責,定期開設公益課堂。
3、經驗啟示
社區積極構建“三環式”婦女兒童服務新格局,通過“幸福家門口”“婦女心連心”等行動,在服務中發現問題、上報問題、解決問題,形成合力,轉好“精網微格小齒輪”,創新實踐,真心服務,用心解難,提升社區婦女兒童幸福指數。
供稿:市婦聯辦公室、東湖區婦聯
編輯:鮑文慧
一審一校: 徐昊惠
二審二校:皮潔
三審三校:黃薇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