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用車動力領域有這樣一個說法: 如果從燃油動力向純電動轉型的過程中需要一種“過渡產品”,那毫無疑問就是混動技術。事實證明,混動技術近年來的確在商用車領域得到了蓬勃發展,這里面最優秀的當屬濰柴系列化混動總成,本文要向大家介紹的WPH 2.3Q-138混動總成,就是濰柴動力專為輕型商用車應用場景量身打造的輕卡混動總成,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WPH2.3Q-138輕卡混動總成
一、核心組件構成
混動總成是否真正做到高效低耗,核心組件起著關鍵作用。WPH2.3Q-138混動總成搭載的是滿足國六B排放標準的WP2.3Q140E62發動機,排量2.3L,可輸出最大140馬力的強勁動力。值得一提的是,該發動機熱效率相較于前代產品提升了2.2%。看似微小的提升背后卻蘊含著大量的技術研發與優化。發動機采用先進的噴油技術和低摩擦設計,使燃料燃燒更加充分,在輸出充沛動力的同時有效減少能源浪費,為整車的節能表現奠定基礎。
除了發動機,驅動電機在混動系統中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系統匹配的驅動電機額定功率為35kW(47.6馬力),峰值功率可達70kW(95.2馬力),采用P2布置方式巧妙地安置于發動機和變速箱之間。這種布置方式具有諸多優勢,一方面,它能夠在車輛啟動、加速等工況下,迅速響應并提供額外的動力支持,與發動機協同工作,使車輛的動力輸出更加順暢和平穩;另一方面,P2布置方式在實現混動功能時,對原有車輛動力系統的改動相對較小,便于在現有車型平臺上進行集成和應用,有效降低整車研發和生產成本。
在電機之后是6AMT自動擋變速箱,變速箱結合手動變速箱傳動效率高和自動變速箱操作便捷的優點,可根據車輛的行駛工況和駕駛員的操作意圖,通過電控液壓系統快速、精準地選擇合適的擋位。在城市擁堵路況下,自動換擋功能可以極大地減輕駕駛員的勞動強度;而在高速行駛或重載爬坡時,又能保證發動機始終處于最佳工作區間,充分發揮發動機和電機的動力性能,進一步提升整車燃油經濟性。
動力電池容量為15.45kWh,為整個混動系統的電能存儲和供應提供保障。動力電池采用的淺充淺放策略,將實際使用的最佳區間設定在SOC 20%-90%,這一區間對應的電量為10.8kWh。淺充淺放策略有助于減少電池衰減、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同時,穩定的電量供應區間也為車輛在不同工況下的電能輔助和回收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二、技術優勢亮點
了解了核心組件的構成,以下簡單解析WPH2.3Q-138混動總成的技術優勢。眾所周知,混動技術可油可電,起步、低速工況以電機驅動,高速巡航工況用發動機經濟轉速驅動,而遇爬坡工況則是油電共同發力,油電之間形成優勢互補,使整車運行高效節能。例如:在丘陵、山區等道路的上坡工況下,整車智能控制系統VCU會發揮關鍵作用,如同車輛的“智慧大腦”,實時收集整車重量、坡道角度、行駛速度等關鍵參數,并根據輪端驅動需求功率,精確地自動分配發動機和電動機的輸出功率。重要的是,在整個上坡過程中,發動機轉速能夠始終保持在最大扭矩區間的中間位置,這正是發動機的高效節油區間。此時,電機的助力不僅減輕了發動機的負荷,使發動機能夠在高效狀態下運行,還極大地提升了車輛的爬坡能力。
除了上坡的動力與節能優勢,其下坡工況的表現更值一提。在下坡工況下,電機迅速轉換為發電機,將車輛下坡時的勢能巧妙地轉化為電能并儲存進電池中,實現了能量的回收再利用。與此同時,電動機在此時還發揮了制動的作用,通過電機做負功,對車輛進行平穩減速,有效減輕機械制動系統的負擔,切實提升車輛在下坡時的安全性。此外,由于減少了對機械制動系統的依賴,車輛不再需要安裝水箱和淋水系統來輔助制動降溫,不僅降低了整車重量,也可減少車輛的制造和維護成本,同時提升車輛載貨量,可謂一舉多得。
實事求是的講,目前國內輕型商用車市場形勢并不樂觀,除了行業內卷,還面臨不斷上漲的運營成本壓力,而濰柴WPH2.3Q-138混動總成的到來,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該混動總成以先進的技術架構和卓越的性能,為物流企業和個體車主有效降低燃油成本,實現降本增效,成為輕型商用車完美動力解決方案。可以預見的是,這項新技術未來定會快速普及,引領行業朝著綠色、高效方向邁進,助力輕型商用車產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心動不如行動 對車型感興趣請掃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