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大家好!
開屏熱搜放大鏡閃亮登場!
在這里,開屏新聞記者將落地熱點新聞,深入挖掘熱搜背后的新聞故事。每天5分鐘,和開屏新聞一起一覽昆滇爆款話題,開啟精彩探索之旅!
今天是4月10日,截至14時,昆明網友們熱切關注著本地熱門話題,微博昆明同城熱搜前幾位分別是:
云南潑水地圖請查收 云南某高校以全新方式迎接潑水節 云南玉溪高速每公里十個警示牌 云南綠化帶不敢種薄荷是有原因的 云南個舊是時光雕琢的溫柔角落
其中,由春城晚報主持的話題#因夢里討債恩怨向鄰居家潑糞##昆明黑龍潭公園垂絲海棠盛放#也獲得了網友們的熱切關注,相關熱度還在持續攀升中。
云南綠化帶里為何不敢種薄荷?
眾所周知,云南綠化帶里種著鮮花、水果、多肉植物,甚至連同為香料的迷迭香都能在街角生長,卻唯獨不見薄荷的蹤影。開屏新聞記者走訪發現,這株在市政規劃里“查無此草”的植物,卻早已滲透到云南人的一日三餐之中。
記者來到寶珠菜市場看到,薄荷大多與蔥姜韭菜擠在同一個攤位。新鮮薄荷8元/公斤,略微打蔫的4元就能拿走,偶爾還會被攤主隨著其他菜一起塞進顧客的菜籃子里當添頭。
在飲食場景中,薄荷的使用堪稱“無孔不入”。
早餐店,大筐薄荷免費提供,搭配米線、餌塊。
小吃攤,炸洋芋撒一把薄荷,檸檬水加幾片提香。
餐廳,水煮魚、煎蛋、涼拌菜甚至咖啡拿鐵中都能見到薄荷的身影。
“炸排骨和牛肉吃多了容易上火,薄荷正好能清涼解膩。”昆明市民任先生說。
經營滇味餐館的白老板表示:“薄荷是云南菜必不可少的調料,無論是炸排骨還是水煮魚,都會放上一把,食客就愛那股清涼味。”
正因為薄荷在云南食品中頗受歡迎,恰恰解釋了它為何不能成為綠化植物。首先,薄荷“給點陽光就燦爛”。云南溫暖濕潤的氣候讓薄荷極易瘋長,隨意插枝就能存活。在老小區里,居民用泡沫箱、舊花盆甚至塑料袋都能種出成片的薄荷——“吃完的薄荷稈隨手插土里,一周后又長成一片”。其次,薄荷在云南不僅是調料,更被當作“萬能菜”。在家常做法中,涼拌、煮湯、煎蛋,甚至直接蘸醬油或油辣子當小菜都能食用。然而,很多外地朋友卻對薄荷避之不及。來自蘭州的吳先生對牛肉面里放薄荷的吃法大為不解。“感覺有一股牙膏味。”
因生長特性被市政部門“嫌棄”,卻因實用價值被百姓“寵愛”,最終成為云南飲食文化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或許就是云南人對自然饋贈的另類解讀:“不拘一格用薄荷,萬物皆可云南味。”
今天的“開屏熱搜放大鏡”之旅告一段落
明天同一時間
開屏熱搜放大鏡
繼續和你一起探索更多昆滇精彩!
策劃 王云
統籌 何曉宇
開屏新聞記者 趙榮榮 攝影報道 藍灝 視頻剪輯
一審 高偉
責任編輯 何丹
責任校對 易科彥
主編 嚴云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