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正文
為促進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彌勒市人社局依托“五個一批”的動態謀劃,著力打造“家門口的務工車間”,確保全市“家門口”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截至目前,全市共14.54萬人在市內就業。
盤清家底創建車間“安排一批”。充分發揮村組干部、基層治理專干、農村勞務經紀人等“橋梁紐帶”作用,通過“鐵腳板”入戶摸清在家脫貧勞動力就業意愿、就業技能等情況,摸清市內企業、種養殖大戶及脫貧勞動力集中地區產業基地等用工需求,有針對性的開發認定就業幫扶車間,讓幫扶“小車間”成為穩定就業的“蓄水池”,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目前,全市共認定就業幫扶車間22個,共吸納勞動力就業2030人,其中脫貧勞動力103人,月工資平均在2000-7000元/月之間,基本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
搭建平臺精準幫扶“推送一批”。打造“1+15+N”就業服務模式,即以市級零工市場為核心,以15個鄉鎮(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為支點,以N個就業服務站、零工驛站為終端的供需對接平臺,助力靈活就業人員在家門口即可實現“方便就業”。目前,通過零工市場累計登記企業用工需求1699條、零工人員信息2000余人次,發布崗位信息2000余條,促進就近就業1.8萬多人次。通過舉辦“春風行動”“百日攻堅行動”“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活動,搭建供需交流平臺,有效促進企業和求職者的精準匹配。2025年以來,共組織現場招聘會16場。
激活引擎技能培訓“提升一批”。結合民族特色、文旅+就業、藍莓、玫瑰花等產業發展需求,推行“政府引導+百姓需要+部門落實”的訂單式、定向式、定崗式培訓機制,在福城街道、太平街道、西三鎮等組織開展網絡直播、SYB創業、鄉村電商運營等技能培訓班,帶動更多村民實現技能成才、技能就業、技能增收。2025年以來,全市開展創業類培訓701人。其中,培訓返鄉農民工、致富帶頭人、產業能人等電商“新農人”“村EO”600人。持續推進“創業擔保貸款”“云嶺創業貸”等低息創業貸款政策,通過實施“創業培訓+創業擔保貸款+創業服務”的一體化幫扶措施,每年助力400余人在民宿、餐飲等康養旅居相關產業上實現創業夢想。
培育特色勞務品牌“增收一批”。緊緊圍繞“勞務品牌帶動群眾就業規模穩定增加”的目標,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行業特征、技能特點的鄉村振興勞務品牌,引領和帶動農村勞動力實現就地就近穩定就業,增加收入。近年來,先后打造了“彌勒大廚”“彌勒綠康”“彌勒小紅帽”3個州級特色勞務品牌,正在小河邊村打造的“玫瑰花匠”特色勞務品牌,年創收近2000余萬元,帶動彌陽、新哨、朋普及文山、元陽周邊縣市勞動力就業1萬余人次。
釋放紅利政府幫扶“兜底一批”。將促進產業發展與群眾“家門口”就業相結合,統籌利用銜接鄉村振興、就業補助等政策資金,開發一批農村基層需要的保潔員、護林員等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弱勞力、半勞力和農村低收入人口等特殊群體就地就近就業。目前,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901名脫貧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發放補貼144.08萬元。持續發揮就業“幫扶車間”載體作用,按照每吸納1名本市戶籍脫貧勞動力就業,發給脫貧勞動力工資額的15%給予就業“幫扶車間”一次性獎補。目前,共為22家符合條件的幫扶車間發放吸納就業獎補資金200.66萬元。
來源/彌勒人社
總編/楊銳責編/張云龍值班編輯/孔德云編排/劉璐
下載彌勒頭條客戶端
獲取更多資訊
彌勒融媒法律顧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