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在重慶進行的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重慶冠軍賽女子單打決賽中,孫穎莎獲得冠軍。 新華社發
北京時間4月10日凌晨,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正式通過了2028洛杉磯奧運會的初步項目設置和運動員席位分配。洛杉磯奧運會共設置36個大項,將產生351枚金牌,較2024巴黎奧運會多22枚。其中,備受關注的乒乓球項目由原來的5枚金牌增至6枚金牌,將新增乒乓球混合團體項目,同時,男、女雙打將取代男、女團體,重新成為奧運會乒乓球比賽項目。隨著混團入奧,孫穎莎和王楚欽兩人很有可能再多兼顧一個項目。
多個項目增加女性運動員
女足參賽球隊將比男足多4支
2028洛杉磯奧運會的36個大項包括31個核心大項和棒壘球、板球、腰旗橄欖球、棍網球和壁球5個新增大項,這五個新增大項將額外分配698個參賽名額,將產生351枚金牌,較2024巴黎奧運會多22枚。
351個金牌小項包括161個女子項目、165個男子項目和25個男女混合團體項目,將有11198名運動員參賽,包括5543名男運動員和5655名女運動員。
國際奧委會表示,性別平等是確定洛杉磯奧運會項目設置和運動員席位分配中的重要考量。
多個項目的調整涉及女性運動員的增加。女足參賽球隊將達到16支,比男足多4支,這將是奧運會歷史首次。拳擊項目將增設1個女子級別,確保男、女項目級別數和運動員配額相同;水球比賽將新增兩個女子水球隊席位,確保男、女項目運動員配額和參賽隊伍數量相同。射箭、田徑(男女混合4×100米接力)、高爾夫、體操、海岸賽艇沙灘沖刺和乒乓球等項目均增設了男女混合項目。
此外,其他項目也有部分調整:游泳大項將增加男女50米仰泳、蝶泳和蛙泳;首次登上奧運舞臺的海岸賽艇(沙灘沖刺賽)將設置女子單人雙槳(CW1x)、男子單人雙槳(CM1x)和混合雙人雙槳(CX2x)項目;攀巖項目中,此前作為全能項目抱石和難度攀巖將作為單獨獎牌項目進行比賽;三人籃球比賽擴軍,從男、女各8支球隊增至男、女各12支球隊參賽。
乒乓球金牌總數從5枚變成6枚
對國乒顯然利好
對中國體育來說,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的設項變化挑戰和機遇并存。
據央視報道,最明顯的,就是乒乓球設項的變化,新增乒乓球混合團體項目,屆時,洛杉磯奧運會乒乓球比賽將設置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混合雙打以及混合團體項目,金牌總數從5枚變成6枚,對于多次包攬奧運金牌的國乒來說,顯然是利好。
乒乓球混合團體項目于2023年12月,在中國成都舉辦的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杯上首次推出。這一創新賽制將男女運動員組合在同一隊伍中,彰顯了該運動對性別平等、融合及團隊協作的堅定承諾。
國乒是奧運會乒乓球比賽中獲得金牌和獎牌數最多的隊伍,迄今共獲得66枚獎牌(37枚金牌、21枚銀牌、8枚銅牌)。自1996年以來,中國隊曾6次(1996年、2000年、2008年、2012年、2016年、2024年)實現對所有小項金牌的包攬。中國隊運動員馬龍是獲得奧運會乒乓球金牌數最多的運動員,他共獲得6枚奧運金牌,包括連續兩屆單打金牌和4枚團體金牌。
但同時,男、女雙打將取代男、女團體,重新成為奧運會乒乓球比賽項目。團體項目從2金減少為1金,無形中也削弱了國乒整體實力難以匹敵的優勢。
據悉,上一屆奧運會雙打冠軍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奪冠的中國選手陳玘和馬琳(男子雙打),以及王楠和張怡寧(女子雙打)。
此外,在奧運會乒乓球比賽全部參賽人數不變的情況下(172人),增加兩個雙打項目意味著更多運動員需要兼項,對連續作戰的體能和承壓能力都是更大的考驗。
據報道,在巴黎奧運會,孫穎莎和王楚欽都是身兼三項,他們聯手為國乒摘得歷史上首枚奧運混雙金牌。隨著混團入奧,兩人很有可能再多兼顧一個項目,成為國乒當之無愧的勞模。
游泳將增男女50米仰蝶蛙泳
或是中國隊又一個爭奪獎牌機會
此外,游泳方面,中國隊在3個泳姿的50米超短距離項目里同樣擁有奪取獎牌的競爭力。
過去兩屆世錦賽,在這些項目上奪牌的中國運動員既有老將張雨霏(蝶泳)這樣榮譽等身的奧運冠軍,也有小將唐錢婷(蛙泳)這樣上升勢頭很猛的后起之秀。
唐錢婷是2024年世錦賽女子50米蛙泳的銀牌得主,多次在世界杯分站賽的這個項目上奪金,屢屢刷新亞洲紀錄。
進入新的奧運周期,“蝶后”張雨霏隨著年齡增長,正在尋求新的訓練比賽模式。洛杉磯奧運會的設項變化,在某種意義上,也給了她“參加第4屆奧運會”的更多動力。
體操方面。多屆奧運會以來,中國男隊一直都具備爭奪男團冠軍的機會,女隊整體實力也在前6名左右。
游泳大項將增加男女50米仰泳、蝶泳和蛙泳。混合團體的設置,給了中國隊又一個爭奪獎牌的機會。
舉重,則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從國際奧委會批準的項目設置來看,男、女舉重在本屆奧運會各有5枚金牌;但具體的小項級別仍然未知。
由此可見,中國舉重的備戰和隊伍建設都要有更多的前瞻性。
女子拳擊,本屆奧運會調整了較小級別的重量,增加了80公斤以上級別。
在巴黎奧運會女子拳擊比賽里,中國的常園、吳愉和李倩奪取了3枚金牌,其中,李倩獲得的就是當時設置的最大級別75公斤級的冠軍。
洛杉磯奧運會,對在巴黎創造輝煌的中國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巴黎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在極其困難甚至險惡的情況下奪取了40枚金牌,刷新了境外參賽最佳戰績,并列金牌榜第一。
下屆奧運會,項目設置這樣屬于競技體育領域內的挑戰只是一方面——客觀環境仍然是風高浪急、變化多端。
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的航船已經進入“深水區”,中國體育必當搏擊風浪,奮勇向前。
整合:李芷琪
采寫:南都記者 汪雅云
來源:央視新聞、南方+、人民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