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真的是答案嗎?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又將如何影響市場?新聞編輯Conor Feasey從《超級游艇投資者》大會帶來洞見......
2025年3月25日至26日舉辦的倫敦超級游艇投資者大會匯聚了造船廠、法律專家、保險商、經紀人和金融家的強大陣容。議題涵蓋人工智能、監管、融資和買家行為轉變,但最強烈的潛流并非技術或地緣政治,而是信任。核心理念與期望在于:盡管面臨諸多變革,人際關系仍是本領域成功的關鍵要素。
與往年一樣,在行業亟待現代化而某些領域長期抗拒變革的快速演變市場中,務實基調貫穿全場討論。焦點明確集中在人工智能的崛起、營銷技術的革新、競合關系的重要性、現行監管機制的有效性、新興市場角落與潛在疲軟區域的對比,以及引發最激烈討論(或許可稱"特朗普式"熱議)的美國市場議題。
關于信任話題,臺上經紀人談及自身市場價值時透露出些許憂慮。隨著語言模型以驚人速度進化,關于AI在租賃和銷售中潛在角色的廣泛討論,引發了其可能替代部分經紀業務的真實擔憂。但這一論點或許僅適用于低端日租市場——對絕大多數經紀人而言,其價值不可替代。當雇傭資深經紀人或律師時,客戶購買的不僅是服務,更是從業數十年積累的知識體系,以及在同行、同事和競爭者關系中淬煉出的鋼鐵人脈。
另一個顯著焦點是土耳其造船廠的持續崛起。這個曾被視作性價比替代選項的產業帶,如今已毫無爭議地躋身全球新造船對話。盡管通貨膨脹率和稅收飆升正沖擊其傳統成本優勢,疊加政治局勢動蕩可能帶來逆風,但土耳其船廠定價仍具競爭力。若能保持質量管控,預計更多買家將持續將目光投向東方。
制裁與資產扣押作為熱點議題持續籠罩行業陰云,相關報道短期內不會消退。法律與聲譽風險遠未解決。透明度——而不僅僅是遵守法律——將成為維護行業信譽的關鍵。
傳統信貸結構仍占主導,私人銀行與家族辦公室發揮核心作用。同時,數字金融與金融科技平臺作為新興勢力正在游艇界快速崛起。但日益明顯的趨勢是:融資決策正轉向環境風險、透明度和運營可靠性驅動。
當前保險環境亦受關注,特別是制裁背景下疊加地緣政治氣候及"貝葉斯"號沉沒等重大事故,使行業承受更嚴格審查。有跡象表明,保險公司對資產估值及所有權結構背后的實控人日趨審慎。部分觀點認為承保方正全面收縮游艇風險業務。無論哪種情況,對數據可信度、盡職調查和交易對手的信任,正成為硬通貨。
會議中最坦率的討論之一聚焦美國客戶對地中海游艇經紀人協會(MYBA)購買合同的抵觸。部分歸因于文化層面的不信任——美國買家更習慣買賣雙方權責平衡的合同,而認為MYBA版本過度傾向經紀人與船廠。不過,盡管存在一些摩擦,該合同還是因其大致框架的設定而獲得了一些贊譽。
這引申出關于售前調查標準化的廣泛討論,不過實操派多對此嗤之以鼻。統一化在紙面上聽起來不錯,但每筆交易的細微差別往往需要更個性化、更具針對性的方案,正如業內箴言"最后一次驗船報告定成敗"。
金融市場選項持續呈現有趣演變。傳統信貸結構仍占主導,私人銀行與家族辦公室發揮核心作用。數字金融與金融科技平臺作為新興勢力正在崛起。但融資決策日益受環境風險、透明度和運營可靠性驅動。盡管目前仍屬小眾,ESG相關貸款產品的關注度正在攀升。
自然,美國市場成為焦點。而關于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股市波動已導致中型游艇市場(30-50米)出現明顯遲疑,不過超高端領域在政治經濟動蕩中基本未受影響。雖然有人暗示市場可能出現"疲軟",但正如早前會議上另一位經紀人指出的:在如此細分且波動的市場中,明確趨勢難以捕捉。
事實是,美國買家仍在持續購入,這種趨勢短期內不會改變。行業正在學習根據政治經濟氣候駕馭更大的波峰與更深的波谷。在場多位人士預測,若特朗普再次執政,此類波動將成為常態。
但也有觀點明確指出,特朗普宣稱正在打造的強勁經濟環境最終利好歐洲造船商。至少其中存在部分真相。坦率而言,美國新造船領域前景黯淡,船東轉向歐洲采購。如果美國與歐洲的政治關系持續疏遠,那么美國的游艇展可能會對整個市場變得越來越重要。
更深層次的是財富流動方式的割裂。美國買家日益關注本土或回歸國內消費,而阿聯酋和中東市場正將采購網絡全球化。這種轉變使歐洲處于尷尬的中間地帶,可能影響未來數年行業重心所在。另有稍顯樂觀的看法認為,特朗普第二任期帶來的混亂最終可能催生更穩定的環境。
科技力量固然強大,卻無法替代洞察氛圍、駕馭復雜談判或與友好競爭者建立持久紐帶的能力。這些,比任何事物都更能定義游艇業的未來。
因此,盡管棕櫚灘等近期船展數據顯示市場活躍度上升,但經紀人面臨的真正挑戰不僅在于促成交易,更在于如何在隨時可能劇變的格局中找準定位。歸根結底,人們對游艇的熱愛不會消退,即便達成交易的道路稍顯難以預測。
隨著會議接近尾聲,關于營銷的討論轉向更深層自省——當菲亞特廣告在背景中播放時,全場肅立聆聽。對某些人而言或許難以接受,但這確實帶來了現實警示:盡管大量時間資金投入AI工具、社交媒體策略和次世代數字平臺,但若不能真正理解市場,一切皆為空談。游艇營銷仍充斥著千篇一律的慢鏡頭無人機航拍、時髦用語和口號,這些都毫無特色,任何品牌都能用。反觀菲亞特廣告,信念清晰信息明確;相比之下,游艇業仍給人的感覺是更注重讓人仰慕,而非真正被理解。
關鍵在于,若年輕超高凈值人群看重實質、身份認同與透明度,那么營銷就必須回歸本質——如同行業其他領域。這本質,終究是人際關系。真誠無法偽造,客戶遠在千里亦能辨識。在信息過載的世界,唯有人際紐帶具有穿透力。
因此,盡管周遭充斥著AI、自動化與數字革命,貫穿整場會議的最強音始終是:這個行業的核心仍是人際關系。無論是經紀人促成交易、律師構建合同,抑或船廠贏得新買家信任,成功終究以人為本。技術固然強大,卻無法替代洞察氛圍、駕馭復雜談判或與友好競爭者建立持久紐帶的能力。這些,比任何事物都更能定義游艇業的未來。
人們常常希望將流程標準化。雖然從理論上講,提高效率是好事,但有實際經驗的人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一刀切”的做法很少奏效。我們與外部世界打交道也是如此。如果這個行業想要蓬勃發展,就必須被人們所理解。
像“貝葉斯”號悲劇這樣的高調事件或持續不斷的國際制裁應當提醒我們這一點。政府、法院或媒體如何報道這些事件,會塑造公眾對整個行業的看法。它們是檢驗透明度、問責制以及我們是否認真對待自身敘事的試金石。
競爭總是存在的,有些競爭比其他競爭更殘酷,但長遠成功取決于與同行構建的關系網絡,以及我們向世界呈現的姿態。(原文作者:Conor Fease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