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趕慢趕,劉利還是晚到了會兒,此時,已經是呂梁行政服務中心下班時間,整個政務大廳已經沒多少人了。
正整理資料的工作人員小李放下手中物品,立刻迎上前去,臉上帶著職業性的微笑,禮貌詢問:“您好,請問您需要辦理什么業務?” 在小李熟練且高效地操作下,短短幾分鐘后,劉利所需辦理的手續便順利完成。
“原本以為堵車導致事情辦不成了,沒想到你們還能這么貼心地服務,這樣的政務服務真是太暖心了!”事成之后,劉利難掩感激之情。
這般場景,如今在市政務服務中心已屢見不鮮,成為一種工作常態。
為了更好地創新服務,呂梁市政務服務中心創新推出延時服務,工作日的服務時間從原本常規的下班點17∶00延長至17∶30;周六全天對外開放,具體開放時段為9∶00-12∶00以及13∶00-17∶30。通過這一機制,確保政務服務“不斷檔”,各類事項都能得到“全承接”。
在全力優化營商環境的浪潮中,呂梁市政務服務中心勇立潮頭,以創新服務模式為有力抓手,借助“延時服務+24小時智慧自助”的雙輪驅動模式,全力構建有溫度、高效率的政務服務,將“便民利企不打烊”從一句承諾轉變為生動的現實場景。
“我們始終把‘少跑腿、好辦事’的服務理念作為工作的核心目標,希望通過這些舉措,讓群眾在每一次辦事過程中都能體會到便利與關懷。”綜合受理科的劉永芳表示。
除了綜合窗口的延時服務,在政務服務中心一層的24小時自助服務區,22臺智能設備整齊有序地排列著,它們就如同一位不知疲倦、永不打烊的“政務管家”,時刻待命為市民服務。
這個集成了多達63項高頻服務事項,涵蓋了稅務、銀行、公積金、不動產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重要領域。市民只需攜帶身份證,按照設備上的清晰指引,即可輕松自助辦理相關業務,有效彌補了非工作時間的政務服務空白,構建起了全天候政務服務模式。
“操作過程特別簡單,按照提示一步步來,幾分鐘就搞定了征信報告,真的太方便了!”首次前來體驗的市民白云務在成功辦理完征信報告后,對自助服務贊不絕口。
而對于經常需要辦理各類政務事項的張建來說,他更看重這里服務的靈活性。“在這里辦事不用排隊,也不受上班時間限制,我下班路過的時候隨時都能辦理業務,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非常人性化。”
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2024年,該自助服務區的辦件量突破1.5萬件,以一站式服務模式,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業務協調科的賈越介紹:“在工作日,我們配備了專職導辦人員,為市民提供現場指導和幫助;在非工作時間,市民憑借身份證就能自助辦理業務,真正做到了政務服務‘全天候’不間斷。”
“呂梁市政務服務中心7×24自助服務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優化營商環境部署要求,有效解決了人民群眾上班沒空辦、下班沒處辦的難題。”業務協調科科長單江英說,呂梁市政務服務中心將持續加大對智能設備的升級力度,不斷拓展服務事項的范圍,致力于破解群眾在辦事過程中遇到的“時間差”難題。
綜合受理科副科長梁元透露,下一步,市政務服務中心將重點推進“三化”建設,服務標準精細化,對每一項服務的流程、要求進行細致梳理,確保服務的規范性和一致性;辦事流程簡約化,簡化不必要的環節,提高辦事效率;用戶體驗人性化,從群眾的角度出發,不斷優化服務細節,全力打造有溫度、高效率的政務服務樣板。
通過“人工+智能”的全方位服務矩陣,呂梁市政務服務中心正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讓企業和群眾如沐春風,持續感受到“便民春風”的溫暖吹拂,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新動能,助力呂梁在新時代的發展浪潮中乘風破浪、奮勇前行。(記者 馮凱治)
來源:呂梁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