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讓異地落戶像網購般輕松
到打造24小時不打烊的“數字衛士”
他用技術打破傳統政務服務“壁壘”
讓群眾的笑臉成為最高褒獎!
今天
讓我們走進全國先進工作者
天津市公安局政務服務總隊
警務技術一級主管毛博文的故事
看科技與警務會碰撞出怎樣火花
凌晨三點的天津市公安局大樓,窗外的霓虹在玻璃上投下細碎的光斑,鍵盤敲擊聲在空蕩的辦公室里回響。毛博文盯著屏幕上跳動的代碼,揉了揉酸澀的眼睛,這是他連續加班的第七天,距離天津公安窗口服務系統上線只剩最后48小時。
“毛哥,流程又變了!”同事抱著筆記本電腦沖進來,額頭上沁著汗珠。毛博文起身時,后腰傳來尖銳的疼痛——那是長期伏案落下的病根。他深吸一口氣,手指在鍵盤上飛速滑動。
回想起剛調入市局機關的時候,毛博文望著墻上“科技強警”的標語,在心底默默立下誓言,要用警務科技讓群眾辦事更便捷。那時人們還在為繁瑣的辦事流程、漫長的排隊時間以及重復提交材料而苦惱,他卻敏銳地捕捉到“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的時代需求。當團隊會議上有人質疑線下窗口受理業務能和線上小程序互動融合的可行性時,他只是默默將20多頁的調研報告釘在白板上,便簽紙密密麻麻貼滿了整個工位。
終于,到了天津公安窗口服務系統上線的日子。毛博文站在下瓦房派出所受理大廳的角落,緊張又期待地注視著周圍。這時,一位異地落戶的新天津人走進大廳,掏出手機,在小程序的引導下快速辦理完業務,激動地握住工作人員的手連聲道謝。那一刻,這些年熬的夜、受過的累,在群眾的笑容面前都變得無比值得。
2021年的寒冬,毛博文開始攻關警務融合智能終端。沒有先例可循,他就從最基礎的架構開始搭建。無數次失敗、無數個不眠之夜,當第一臺工程樣機“吐出”清晰的證件照片時,他興奮地像個孩子,全然不顧脊椎傳來的疼痛。如今,那臺設備已成為24小時不打烊的“便民衛士”,在社區警務室里服務著千家萬戶。
2023年,市公安局“一窗通辦”改革期間,毛博文的辦公桌上總是堆滿了厚厚的調研筆記。他白天泡在派出所窗口,了解群眾需求;晚上回到辦公室,對著電腦優化系統。從動態調整隊列到跨端互動,每個細節都嚴絲合縫。連續100余天的聯調測試里,他和工程師在機房熬紅了眼,當第37版流程終于通過驗證時,工程師拍著他肩膀,半開玩笑地說:“就你這較真勁兒,真能把代碼都磨出包漿。”而當新增的大堂警官端成功分流群眾,當“服務前指導”系統讓辦事效率提升60%,他知道,自己離“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每天清晨六點,毛博文的手機總會準時響起自定義的提示音。那是他為自己研發的小程序設置的監控鬧鐘。他說這聲音就像晨鐘,提醒著他肩負的責任。看著手機屏幕上平穩運行的數據曲線,他習慣性地摸了摸發皺的襯衫口袋——那里裝著醫生開的降壓藥,卻總是忘記服用。
在這個數字時代,毛博文就像一位執著的織夢者,用代碼編織溫暖,用技術傳遞初心。那些深夜的燈火、酸痛的脊梁、布滿血絲的眼睛,都化作了天津街頭流動的便捷與安心。當夜幕再次降臨,毛博文合上電腦,后腰的舊傷又開始隱隱作痛,這時,他看到市民在民生服務平臺上的評價留言“現在辦事就像網購一樣方便”,心中瞬間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只要能讓警務科技多一分溫度、政務服務多一分便捷,他就會繼續在這條路上堅定地走下去......
來源:市公安局政務服務總隊
圖片:宋杰
海報:丁建建
文字:樊曉慧
責編:宋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