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消息,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斯塔默等27國領導人和政府首腦,于巴黎舉行支持烏克蘭的“志愿者聯盟”峰會,議題涉及對烏軍事援助及派兵計劃。幾乎同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應俄外長拉夫羅夫邀請,乘專機飛抵俄羅斯展開正式訪問。兩大事件緊密相連,折射出當下復雜微妙的國際地緣政治格局。
這場“志愿者聯盟”峰會自今年2月該聯盟形成以來,已是第三次召開,規模與規格達前所未有的高度。峰會意在展示歐洲在俄烏問題上“脫離美國也能自主行動”的決心,不過,實際進程中卻矛盾重重。
從派兵計劃來看,法國主導的方案是聯合組建一支裝備精良的軍隊進駐烏克蘭。馬克龍稱,此部隊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維和部隊”,不會被部署至前線直接參戰,主要承擔軍事訓練、醫療救助以及后勤保障等任務。可俄羅斯方面對此強烈反對,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指出,這是借維和之名行軍事干預之實,極有可能致使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爆發直接軍事沖突。
馬克龍(資料圖)
峰會內部,各國態度也大相徑庭。意大利外交部長塔亞尼明確表態,除非是以聯合國部隊一部分的形式,否則意大利不會向烏克蘭派遣軍隊;克羅地亞總統米拉諾維奇更是直言,克羅地亞不會參與任何形式的派兵行動,畢竟最基本的和平協議條件都尚未達成。此前英國官員曾提及,這樣一支部隊可能需要1萬至3萬名士兵,對兵力本就有限、財政吃緊的歐洲各國而言,無疑是沉重的負擔。即便如此,法國總統馬克龍和英國首相斯塔默仍堅持推進該計劃。
美國在此次峰會中的缺席也格外引人關注。白宮官員甚至公開嘲諷英法的派兵計劃“只是做做樣子”。自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對烏援助累計超400億美元,遠超歐洲援助總額,歐洲在軍事資源及行動能力上與美國的差距,讓其“戰略自主”的努力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馬克龍(資料圖)
在歐洲就派兵烏克蘭一事爭論不休之際,王毅外長對俄羅斯展開正式訪問,延續了中俄高層密切互動的良好傳統。訪問期間,王毅外長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以及外長拉夫羅夫進行會晤,圍繞中俄雙邊關系發展、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尤其是俄烏沖突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
近年來,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持續高水平運行。以經貿領域為例,2024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飆升至2448億美元,雙方在能源、科技、農業等多領域合作不斷深化拓展。在國際事務中,中俄始終秉持多邊主義原則,共同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王毅外長此次訪俄期間,明確提出中俄關系具備“世代友好、永不敵對”“平等合作、不結盟對抗第三方”等特質,有力回應了美國企圖離間中俄關系的行徑。
普京(資料圖)
在俄烏沖突問題上,中國始終堅守客觀公正立場,主張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倡導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端。與歐洲部分國家在俄烏問題上的強硬態度不同,中國積極勸和促談,致力于為推動俄烏雙方搭建溝通橋梁,為沖突的和平解決貢獻中國智慧與方案。這種立場不僅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也為中國在未來可能的俄烏和談進程中發揮建設性斡旋作用奠定基礎。
就當前國際局勢而言,美國在俄烏沖突中扮演著復雜角色,雖未直接軍事介入,但通過大規模軍事援助烏克蘭,間接影響沖突走向。歐洲試圖在俄烏問題上展現戰略自主,可內部在派兵等關鍵問題上分歧嚴重,外部又面臨美國態度的不確定性以及俄羅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