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鄭瑋)近日,在神木市涼水井村的5座現代化溫室大棚內,顆顆紅潤飽滿的大櫻桃掛滿枝頭,吸引了周邊客人紛至沓來。這標志著涼水井村通過“村企結對”模式,成功打造出陜北地區上市早、品質優的櫻桃產業示范基地,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走進大棚, 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櫻桃樹,綠葉掩映間,一串串紅寶石般的櫻桃晶瑩透亮。游客們提著果籃穿梭其間,邊采摘邊品嘗:“甜脆爆汁,比市面上的早熟櫻桃風味更濃!”
為了保證的櫻桃的營養和口感,涼水村櫻桃種植過程中,采用了智能控溫、水肥一體化小管滴流、人工授粉等技術,有效增加光照,適時控制好溫度、濕度,提高了櫻桃坐果率和甜度。
“我們的櫻桃糖分能達到15至20以上,一棵樹今年能產到15斤,一共是322棵樹,每年能生產5000多斤。”大棚技術人員馬秀國告訴記者,憑借玲瓏可愛的外形以及香甜可口的口感,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第一批櫻桃一成熟就被預訂完了,櫻桃園每年可為村集體穩定增收10萬元。
鄉村振興靠產業,產業發展靠特色。近年來,涼水井村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立足本地土壤、氣候等優勢條件,把櫻桃產業作為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切入點,讓小櫻桃變成壯大村集體經濟“致富果”,為村集體經濟“強筋壯骨”。
2023年,涼水井村創新采用“土地+資金”結對模式,由村集體提供土地,結對企業青草界礦業投資300萬元,建成5座高標準溫室大棚,配套智能溫控、滴灌系統,栽種“美早”等優質櫻桃品種。
青草界礦業負責人表示:“通過產業幫扶實現共贏,未來計劃追加投資,新建大棚和冷鏈設施,把這里打造成陜北櫻桃產業標桿。”
站在大棚旁的山坡上俯瞰,禿尾河碧波蕩漾,連片的溫室大棚在黃土高原上熠熠生輝。高家堡鎮涼水井村村委會副主任劉貴平說:“我們這個大棚已初見成效,有這樣的成果要感謝青草界煤礦的幫扶,目前,村里正在與青草界礦業積極協商擴建二期項目,新增觀光步道,建設照明設施、防護網等基礎設施,讓游客不僅能摘櫻桃,還能體驗黃土農耕文化”。
涼水井櫻桃園是“村企結對”推動三產融合的典范,未來有望串聯高家堡古鎮旅游資源,設計“摘櫻桃·游古鎮·住窯洞”精品路線,讓“小櫻桃”成為鄉村振興的“大引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