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省衛健委發布《關于調整護士和醫療機構藥師規范化培訓有關政策措施的通知》(下稱《通知》)。
《通知》明確自2025年起,四川全省不再統一組織對護士和醫療機構藥師實施規范化培訓,改由醫療機構根據自身醫療衛生資源實際和護理、藥學人才需求情況,開展護士、藥師的招聘和崗前培訓,不再頒發省級統一制式的培訓合格證書。
2024年(含)前全省統一招收的護培、藥培培訓對象按原有管理辦法執行。
文件原文如下:
為什么是護士和藥師?
缺口與現實的“雙重擠壓”
人才缺口:數字背后的“無聲吶喊”
根據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國衛生技術人員總數1247萬,其中注冊護士563萬,醫護比僅為1:1.2,遠低于國際推薦的1:2標準,護士缺口高達400萬。
而執業藥師方面,國家藥監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執業藥師僅81.4萬人,平均每萬人口5.8人,與發達國家10人以上的配置相比,差距觸目驚心。
人口老齡化加劇、慢性病高發,醫療需求激增,而護士和藥師作為一線支撐力量,供需矛盾早已“爆表”。四川選擇從這兩個職業入手“松綁”規培,正是對現實困境的直接回應。
統一規培的“硬傷”暴露
過去十年,統一規培模式雖有成效,但弊端日益凸顯:
質量失衡:頂級醫院如華西醫院憑借資源優勢“吸粉無數”,而中小基地因師資匱乏、設備落后,陷入“招生難-質量低-口碑崩”的惡性循環。
靈活性不足:統一模式難以適配各地差異化需求。比如,川西高原醫院急需呼吸科護士,民族地區醫院盼望熟悉藏藥的藥師,但“一刀切”的規培課程往往“抓大放小”。
護士和藥師先行“放權”,既是對缺口的應急補位,也是對僵化模式的徹底反思。
醫院自主培訓:
機遇還是“燙手山芋”?
機遇:定制化人才“近在咫尺”
取消省級統一規培后,醫院終于可以“按需下單”:
地方特色培訓:川南醫院可聚焦風濕病護理,川西醫院可強化高原病藥學。
效率提升:無需等待省級招生,直接對接畢業生,縮短空窗期。
成本可控:自主培訓無需繳納高額“規培費”,資金流向更靈活。
醫客說
醫院終于可以“按需下單”
【責編】醫客君
【文章來源】醫護家園、好醫生、醫考資料優選等網絡平臺
【圖片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版權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微信:xxxfff0518 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感謝您對醫客的支持!
【投稿郵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