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問今日遵義人“羅莊在哪里”,答案必定指向香港路——那里有川流不息的數碼商鋪、閃爍的電子招牌,以及扛著主機箱匆匆走過的年輕人。這座名為“羅莊電腦城”的商圈,撐起了黔北電子產品流通的半壁江山。鮮少人知的是,這片喧囂之地,曾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城堡式莊園,藏著半部西南近代史的密碼。
一、風水寶地,豪門起高樓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遵義,川黔古驛道旁,一座中西合璧的城堡式莊園拔地而起。這便是顯赫一時的“羅莊”。莊園主人羅徽五,貴州巨富,祖上數代經營鹽業,富甲一方。他選中松子坎的老宅基擴建莊園,只因這里風水極佳——背靠龍家坡,遠眺湘江水蜿蜒,九龍坡頂柏香成林,數十里外清晰可見。羅徽五甚至命人在坡頂栽下一排柏樹,既為風水屏障,又成遵義地標。當地人笑稱:“找不著北?看羅家柏樹!”
可惜這些參天古木,七十年代被砍伐一空。而今只余老人口中的傳說:“那些樹啊,高得能通天!”
二、城堡莊園,細節見奢華
羅莊之奇,首在其建筑。三米高的巨石圍墻內,藏著三座院落:西式大樓院、繡樓祠院、老宅院,堪稱“院中套院,景中有景”。
西式大樓院最是氣派。二十級青石臺階如登云梯,盡頭立著一棟三層洋樓。圓柱穹頂,楠木雕欄,土漆門窗透亮如琥珀。樓頂屋檐掩在綠蔭中,遠望似空中樓閣。當年遵義人路過,總要駐足驚嘆:“這怕不是把上海的洋樓搬來了?”
繡樓祠院則是另一番風韻。佛堂香煙裊裊,荷花池畔雕梁畫棟,羅家女眷在此繡花禮佛。每逢初一十五,尼姑和尚魚貫而入,齋席擺滿庭院,佃戶亦可入內祈福。一位老傭人回憶:“老夫人信佛,連供果都要選湘山寺的酥餅,說是沾了菩薩的光。”
老宅院藏著羅家最深的秘密。朱紅大門懸三對金瓜燈籠,天井青石鋪就“福”“壽”瓷片浮雕。后院神龕供著“天地君親師”,香火晝夜不滅。更傳聞有條密道直通莊外——據說羅徽五為防匪患,連睡覺都要在枕下放把駁殼槍。
三、抗戰風云,名將聚羅莊
1938年,抗戰烽火中,國民黨陸軍步兵大學遷至遵義。羅徽五當即讓出西式大樓,供教官學員無償使用。李宗仁、白崇禧親臨羅莊,贊其“深明大義”。軍官們在楠木走廊上討論戰術,外國軍事專家對著雕花窗欞感嘆:“這座莊園,比南京的總統府還有味道!”
羅家“節孝”牌坊也添了新故事。羅母去世后,李宗仁揮毫題寫“賢淑貞潔”,白崇禧補上一聯:“母儀垂范,忠孝傳家”。牌坊立在新街口,過路馬車夫都要脫帽行禮:“這可是見過大人物的牌坊!”
四、紅軍過境,將軍埋忠骨
1935年2月,紅軍二渡赤水,激戰遵義城。黃昏時分,一隊紅軍抬著擔架匆匆進入羅莊。新街顏家老大娘回憶:“棺木是我家賣的,紅軍要給錢,我嚇得直擺手。”次日,一口薄棺葬在羅家墳山。
十八年后,一紙尋人令震動貴州。原來棺中人是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長征途中犧牲的最高將領。羅徽五曾挖墳驗看:“穿黑呢大衣,胸前染血。”1957年,遺骸確認,遷葬鳳凰山。遷棺那日,西式大樓院擺滿花圈,遵義百姓自發相送。老紅軍抹淚:“羅莊這院子,裝過軍閥的威風,也護過紅軍的忠魂。”
五、烈火焚盡,何處覓羅莊
五十年代后,羅莊命運急轉直下。繡樓祠院先遭拆除,西式大樓在文革中被焚,楠木雕欄化作焦炭。至八十年代,僅剩的巨石圍墻也被推倒,原地建起醫院與民居。
曾有文物販子潛入廢墟,撿到半片雕花窗欞,轉手賣出天價。老匠人黃紹信之孫嘆息:“當年我爺爺給羅莊做玻璃花窗,那‘蝴蝶戲珍珠’的圖案,全貴州找不出第二家……”
而今站在松子坎,唯見車水馬龍。羅莊的傳奇,散落在地方志的殘頁、老人的閑談與鳳凰山鄧萍墓前的松濤聲中。或許正如一位文化學者所言:“羅莊不是被拆沒的,它只是帶著半部遵義史,隱入了塵煙。”
風水流轉,至90年代,莊園舊址建起中醫院,而“羅莊”之名卻在香港路重生——1998年,羅莊電器市場開業,二層專營電腦,成為遵義首個規模化電子交易中心。
如今的羅莊電腦城,早已不是簡單的“賣場”。它背靠香港路商圈,與怡信數碼港、蘇寧、國美比鄰,日均人流量超萬人次。老遵義人路過時,總會指著那塊斑駁的“羅莊”招牌感慨:“從前這里可是連門檻都鑲金邊的豪門大院,如今連二手顯卡都能淘到!”歷史與現實在此碰撞:當年羅家密道通向的莊外小路,如今成了快遞三輪車的專用車道;繡樓荷池的位置,堆滿了待組裝的機箱與光纜。
2020年疫情時,羅莊市場豪擲百萬免租救市,登上報刊頭條;2025年的今天,它仍是貴州電子商貿前十強的常客。若說舊羅莊見證的是亂世風云,新羅莊書寫的,便是一部草根創業史——從“電腦小白”到裝機大神,從二手配件攤到品牌旗艦店,二十余年沉浮,這里始終是遵義人“搞科技”的第一站。
下次當你踏入羅莊電腦城,不妨細聽:敲擊鍵盤的聲響里,或許還藏著當年莊園石階上的馬蹄回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