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距離常規賽結束僅剩半個月的時間,灰熊宣布解雇主教練詹金斯,當時一度引發討論,對于當時的灰熊而言,就算不算爭冠第一種子,但至少也是備戰季后賽的關鍵競爭者,但管理層還是在離季后賽如此接近的時刻陣前換帥,完全超出所有人的預料。
但接下來事情發展告訴我們,沒有最突然,只有更突然,在剛過四月一個周,掘金傳出人事變動,而且這次比灰熊的動作更大,在2023年掘金奪下隊史首冠,位列球隊隊史最佳教練的馬龍以及總經理布斯二人,在這次人事變動中雙雙丟掉了飯碗,一度導致掘金在更接近季后賽的關鍵時刻,面對更大的危機。
毫無疑問,這又是本賽季的一則炸彈消息,從賽季之前的各種異動消息開始,本賽季的NBA已經出現了太多讓人咂舌的消息,只是在這次掘金變動下,似乎越發讓人覺得,如果連冠軍背書都沒辦法穩固自己的位置,那在這個時代,可能真的沒有什么是絕對安全的了。
在掘金人事變動后的第一時間里,各方消息很快傳出,而最有趣的一點是來自于近些年和掘金作為對手方的森林狼,根據森林狼媒體爆料指出,馬龍和布斯的意見不合早就不是秘密了,而森林狼總經理正是過往打造掘金爭冠陣容的蒂姆-康納利,也讓這則爆料開始被越來越多的球迷相信。
但是,即使沒有這樣的爆料,從場上實際內容也能夠看出馬龍和布斯之間的隔閡。對馬龍而言,就像2023年奪冠后外界期待的一樣,由于掘金顯而易見的四位核心約基奇、穆雷、戈登、小波特都還有合約在身,而且經過2022-23整個賽季的磨合看,這套核心班底絕對足以持續維持冠軍實力。
當時的掘金,只需要再搭配一個3D側翼補足首發陣容、然后保有一個能讓穆雷喘息的替補控衛、為小波特儲備一名后備側翼、一個能擔任禁區替補的大個子球員,就足以讓這套冠軍陣容體系延續下去。
而從近年的補強市場來看,不管是那些追逐冠軍的老將,還是其他低價的優質角色,參考掘金手中的籌碼也還是有機會得到的。
固然常理如此,但馬龍和布斯在操盤上還是有所不同,希望贏在當下的馬龍通常會選擇重用隊中的資深戰力,例如上賽季的雷吉-杰克遜、賈斯丁-霍樂迪、小喬丹等等,但從布斯的視角來看,他卻似乎不愿意優先考慮這些資深老將,從他的簽約選擇來看,他重視的反而是齊克-納吉、皮克特這一批他自己操作而來的菜鳥新人。
而最容易看出兩人意見區別的就是納吉了,這位2020年首輪被選中的新人就是布斯一手操作的親信,以至于在他能續約的2023年,明明前三年都算不上球隊主要輪換,但他還是得到了一份溢價的四年3200萬合約。
但是在續約之后,除了在約基奇下場休息、戈登傷病后空出的稀碎前場垃圾時間外,納吉基本都沒有什么出場時間。
從年限來看,納吉的合約屬于遞減趨勢,未來幾年的壓力也會越來越低,但這終究是一張非底薪、且占據球隊薪資的合約,從布斯的操作看,他確實是希望納吉能夠成為球隊穩定輪換。但馬龍顯然不這么認為,雖然布斯不算是什么慧眼獨具的總經理,也有過許多讓人質疑的操作,但他終究是掘金冠軍班底的總經理,也是球隊老板一開始所信任的人選。
因此,馬龍的輪換調度固然是貫徹他自己的思維,但在和布斯對抗之余、很有可能他也在逐漸脫離球隊老板的信任圈之外。
對于馬龍,他做不好的方面在于,沒辦法和球隊老板和總經理二人的想法齊頭并進。作為球隊總經理,布斯或許本來就不能只看現在,但他卻完全忽視了馬龍對于資深球員的信任,一意孤行的希望自己操作的年輕人能夠接棒球隊核心輪換角色。
但是依靠掘金替補席上幾位低順位的表現看,這些年輕人別說接班球隊了,甚至進入穩定輪換都成問題,這就是二人之間一直存在的最直接矛盾。原本希望管理層能夠調和問題,但最終球隊老板選擇了第三條路,兩人在臨近季后賽的時刻先后被解雇。
而這個變動最大的問題在于,就算球隊老板對于新教練再怎么有信心,這終究是讓掘金在如此臨近季后賽之際,失去了過去六年帶著這支球隊穩在季后賽舞臺的主帥,就算不提他如何打造現有體系、如何對約基奇的知遇之恩,但終究是平白無故下增添了球隊挑戰季后賽的不安定因素。
只是從當下來看,我們似乎已經不把掘金列為第一梯隊的奪冠熱門,又或許對于球隊老板而言,冠軍和其他成績之間未必有太多區別,但這樣自冒風險的選擇,是否真的能在將來換得更好未來,終究也還是一個未知數。
除了灰熊和掘金這兩起解雇主教練的大變動之外,近期還有一個意外消息出現,來自于衛冕軍凱爾特人,手握一組被視為當今最完美的核心陣容,雖然本賽季戰績不像上賽季那樣一枝獨秀,但是在普里查德、豪瑟、科內特等人的出色表現下,就算球隊主將缺陣、也能有奇兵挺身而出。
但就在陣容看似完美之際,為了降低團隊薪資壓力,凱爾特人一度傳出了休賽季有可能會操作交易波神和霍樂迪二人的緋聞。
自從新版勞資協議施行后,有關第一層、第二層硬上限帶來的影響就開始被放大。從近幾年的球隊操作來看,如果想要成為爭冠強隊,除了雷霆這種罕見特例外,薪資結構尤為關鍵。
要么是因為操作而觸發薪資硬上限,要么就是在沒有觸發硬上限的情況下手握超過硬上限的團隊薪資、然后繳納豪華稅。而薪資總額高昂卻不觸發硬上限,則代表著球隊可用的補強手段極為有限,自然很難長時間保持競爭力。
對球迷來說,一支球隊長時間處于領先是不如每年不同競爭者帶來的比賽觀賞性的,而這樣迅速的變動在這個快速時代里反而是很多人樂于看到的。然而對管理層而言,每一座冠軍都得來不易,管理層自然希望能延續長時間的穩定合作,但是在兩者矛盾之間,這反而成了難度極高的操作選擇。
于是,拿了2021年冠軍的雄鹿在兩年后換掉了霍樂迪、三年后和米德爾頓分手,2023年的冠軍掘金連續兩年失去重要輪換,如今又告別了冠軍教頭;再往前看,還有2021年打進總決賽的太陽,在兩年后陣容全部翻新,只剩德文-布克一人,以及上述提到的凱爾特人,在拿下冠軍后一年時間,核心球員就很有可能被擺上交易貨架。
如果把樣本案例繼續放大,連水花兄弟都已經散伙,聯盟門面級別的東契奇也被獨行俠放棄,現在連培養當今第一人約基奇的掘金隊史最佳主帥也在這個節點被解雇,那么還有什么事情是不會發生的呢。
言及于此,難免想起一句歌詞:
有時候,有時候,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
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么會永垂不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