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受強冷空氣影響,華北地區將于4月11日下午至13日白天迎來大范圍強風天氣,其中12日白天為風力最強時段,局地陣風可達13級(相當于臺風級風力)。北京市已于4月10日10:30發布大風橙色預警信號。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此次過程具有風力等級高、影響范圍廣、致災風險大等特點,需重點防范山區狹管效應和城市高樓間的瞬時強風。
記者了解到,此次大風的瞬時陣風可達13級,為華北地區4月歷史同期十年一遇的極端天氣。馬學款介紹,此次大風天氣,城區局地陣風可能突破12級,山區更可能出現13級以上陣風。相比之下,往年4月華北地區的極大風多為10至11級,12級以上風速極為罕見。
為何此次風力“異乎尋常”?馬學款解讀,此次大風天氣有三大成因:
一是冷暖空氣劇烈對峙。此次大風為春季典型天氣過程,符合華北地區“前暖后冷、大風頻發”的氣候特征。冷空氣抵達前,華北地區經歷明顯“鋒前增溫”,4月10日北京、天津等地最高氣溫達28℃,較常年同期偏高8至10℃。冷暖空氣交匯形成強溫度梯度(15℃/100公里)和氣壓梯度(8百帕/100公里),為近十年同期最大值,直接驅動地面大風生成。
二是高空強風“能量下傳”。對流層中層存在風速達50米/秒(180公里/小時)的西風急流,白天受太陽輻射影響,大氣熱力條件充足,高空強風通過湍流將能量傳導至地面,使地表風速額外增強20%至30%。
三是地形與城市“放大鏡”效應。太行山東麓、燕山南麓的“V”型谷地形成“天然風道”,壓縮氣流導致風速驟增;而北京、天津等超大城市的高樓建筑群則形成“風廊”,局部風速較周邊增強40%,風向紊亂易引發局地極端強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