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個關注不迷路
根據這兩年的人口數據來看,除去個別年份有所增長,出生率普遍在走低。
但也不是沒有亮點,比如廣東。
前幾年,全國各省份陸續公布了2024年的出生人口數據,廣東連續7年蟬聯全國出生人口榜首。
數據顯示,去年一年廣東出生了113.3萬人,連續5年成為唯一出生人口超百萬的省份。
2024年,全國人口出生率為6.77‰,而廣東則達到了8.89‰,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有人說,這是因為廣東經濟發達,外來人口多的緣故。
可問題是,同樣的條件,北京、上海為什么不行?
之前就有人說過,越窮的地方越能生,越是是經濟發達的地區反而越謹慎。
經濟發達與生育率高,這對看似矛盾的現象,為什么在廣東實現了統一?
人口結構年輕,生育潛力強勁
廣東常住人口有1.27億人,穩居全國第一。
龐大的人口基數推高了出生人口的絕對數量。
更重要的是,廣東的年齡結構顯著年輕化:
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占比66.58%,遠高于全國平均的61.3%。
根據第一財經的報道,廣東在中國“最年輕省份”里位居第二,僅次于新疆。
尤其是在富裕程度更高的珠三角地區,深圳、東莞、佛山等城市勞動年齡人口占比超70%,被稱為“青春之城”。
大量年輕人正處在生育的黃金期,這為高出生率提供了天然土壤。
此外,廣東還吸引了全國最多的外來人口。
據統計,2023年,廣州戶籍遷入人口達22.02萬人,其中許多是適婚育齡青年。
這些“廣漂”、“深漂”落地生根后,逐漸轉化為“新市民”,成為生育主力軍。
經濟富裕與生育壓力的對沖
廣東吸引外來人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就業機會多、社會包容度大、資源豐富等等。
能賺到錢,無疑很關鍵。
廣東作為經濟第一大省,2023年人均GDP約10.7萬元,醫療、教育等資源豐富,家庭撫養能力較強。
經濟實力不僅緩解了育兒的經濟壓力,還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
尤其是民營企業發達,靈活就業環境讓女性更容易去平衡工作與家庭。
有趣的是,廣東的富裕并未像江浙滬一樣導致低生育率。
有專家分析,這是由于廣東人“在生育觀念尚未徹底改變時就富起來了”。
傳統宗族文化對生育的重視,與經濟發展形成互動,使得生育意愿還不曾被現實物質壓力完全壓制。
宗族文化與“多子多福”的傳統信仰
廣東富裕是事實,不過相比珠三角地區,粵東、粵西的差距還不小。
這就給傳統的生育觀留下了生存的空間。
眾所周知,潮汕、客家地區的宗族觀念很強,祠堂文化至今還十分活躍。
生男孩“添丁”被視為家族延續的使命,即便在計劃生育年代,這種觀念仍根深蒂固。
2023年,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曾做過調查,超五成“90后”理想子女數為2個。
而生育的理由,更多認為是“兒女雙全”或者“給老大作伴”。
這種文化甚至影響城市化進程。
例如,廣州、深圳的年輕家庭購房時,常邀請父母和親戚參與決策,家庭紐帶緊密。
當然,家長幫忙付首期也是關鍵因素。
相比之下,北方部分地區因贍養壓力導致的生育悲觀情緒,在廣東較少見。
人口流動與“孔雀東南飛”效應
廣東的吸引力不僅局限于經濟機會。
珠三角地區匯聚了全國大量的年輕勞動力,這些追夢的“廣漂”,匯聚成了“人口紅利蓄水池”。
以東莞為例,外來人口占比超七成,他們多處于20-35歲的生育高峰期,自然推高了當地的出生率。
此外,廣東內部的區域差異也很重要。
這些年,廣州、深圳等地的很多年輕人,迫于生存壓力,生育意愿的確有所保守。
可廣東仍不缺少“愿意生”的地區。
據官方數據,潮汕地區的人口密度是廣東省平均水平的3.3倍。
粵東的汕頭、揭陽等地出生率常年超10‰。
潮汕文化圈的傳統生育觀與珠三角的外來人口形成良好互補,共同維持著廣東的高生育水平。
廣東經驗的“可復制性”
廣東的高生育率并非偶然,而是人口結構、經濟實力、文化傳統與政策支持的協同結果。
其經驗表明,生育率的提升靠獎勵還不夠,需要從多個方面發力:
1. 經濟保障:提高勞動者收入,降低育兒成本,完善生育配套的公共服務;
2. 文化認同:尊重傳統家庭觀,避免過度顛覆生育價值;
3. 政策創新:從產假到住房,從托育到職場,要形成系統性的政策支持;
4. 人口活力:多吸引年輕人口,優化年齡結構。
這幾年,隨著少子化、老齡化加劇,廣東在生育問題上,也不可避免的有所動蕩,能否繼續領跑還需要觀察。
但至少,它為全國提供了一條兼顧經濟發展與人口可持續的路徑。
生育,不僅僅是一家一戶的事,事關國家和民族的延續。
只有真正給年輕人創造出“想生、敢生、放心生”的條件,才能促成良好的生育循環。
互動話題:對于生育,大家認為影響最大的因素是什么?
點贊、關注、轉發、在看都是鼓勵,喜歡點個關注吧
封面·配圖 / 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